中国及欧洲各国的苹果蠹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传林

作者: 尹传林;曹梦宇;范月圆;杨念婉;陈茂华;李飞;万方浩

作者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基因组分析实验室广东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关键词: 苹果蠹蛾;种群多样性;种群基因组学;种群进化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1 年 06 期

页码: 1226-12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对采自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以及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11个种群共60个苹果蠹蛾个体进行基因组重测序,有效测序样本数为56个,共获得8 455 843个群体单碱基突变(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利用SNP数据进行了苹果蠹蛾群体遗传进化树的构建、主成分分析以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入侵我国黑龙江省的苹果蠹蛾与德国BD种群更为接近,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黑龙江省苹果蠹蛾种群有一定的分化,前者种群遗传多样性更低。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苹果蠹蛾种群具有不同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入侵我国的苹果蠹蛾种群可能来源于欧洲。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东居延海表层水中可培养细菌系统发育与种群多样性研究. 陈晨,王小兵,赵吉睿,王瑞刚,刘惠荣,孟建宇. 2014

[2]河南省豫西地区农田土壤镰孢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唐琳,赵辉,高增贵. 2012

[3]青海湖嗜盐微生物系统发育与种群多样性. 朱德锐,刘建,韩睿,沈国平,杨芳,龙启福,刘德立. 2012

[4]鳙长江中下游群体的D-loop序列遗传分析. 傅建军,朱文彬,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 2024

[5]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不同设施条件下空气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研究. 蓝江林,吴小彬,刘波,陈倩倩,史怀,王阶平. 2024

[6]豫西地区茄科作物土壤镰孢菌的种群多样性分析. 唐琳,赵辉. 2013

[7]吕梁山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王庭林,常文英,宁振东,邹波,杨新根,侯玉,郭学林. 2010

[8]我国热带作物多主棒孢种群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分析. 李博勋,冯艳丽,刘先宝,蔡吉苗,陆翠梅,郑肖兰,黄贵修. 2019

[9]苹果蠹蛾不同虫态体征及雌雄个体的快速鉴别方法. 刘政,李国富,陈刘生,林克剑. 2019

[10]苹果蠹蛾8个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罗嘉鹏,冯丽凯,李飞,林克剑,王桂荣. 2018

[11]苹果蠹蛾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及热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李明福,陈乃中,王进军,万方浩. 2011

[12]利用迷向散发器和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 孙圣杰,任爱华,王晓祥,杨雪琳,李浩文,李贞,刘小侠. 2021

[13]复合式性信息素迷向剂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崔笑雄,熊仁次,陈汉杰,韩旭,姚永生. 2020

[14]喀什地区杏园内食心虫消长动态及赤眼蜂防治初探. 岳朝阳,张新平,杨森,刘爱华,张静文,徐兵强. 2010

[15]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刘万学,张桂芬,万方浩,徐洪富,蒲崇建. 2009

[16]性诱剂对苹果蠹蛾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 蔺国仓,任向荣,孙美乐,张鲁男. 2021

[17]苹果蠹蛾线粒体DNA COⅠ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冯宏祖,王兰,郭文超,曹玉,杨明禄,刘慧敏,许建军. 2012

[18]3种性诱捕器诱捕苹果蠹蛾效果比较及成虫的时序动态变化. 石磊,陈明,罗进仓. 2009

[19]苹果蠹蛾生物学特征与防治对策(英文). 索相敏,郝婕,刘铁铮,鄢新民,王献革,冯建忠,李学营. 2017

[20]苹果蠹蛾瞬时感受器离子通道基因的克隆及温度胁迫表达分析. 梁林,吕志创,武强,刘怀,刘万学,万方浩.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