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 Ⅲ.茶树不同品种对丽纹象的抗性筛选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觉晚

作者: 王沅江;黄亚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品种;丽纹象;抗虫性

期刊名称: 茶叶通讯

ISSN: 1009-525X

年卷期: 1994 年 03 期

页码: 6-7

摘要: 1991~1993年在丽纹象(虫甲)常年发生区,于高峰期间对208份茶树品种(系)进行了田间自然感虫性的重复踏查鉴定,筛选27份抗感不同品种(系)对丽纹象(虫甲)进行田间被害指数调查和室内接虫控制试验,从中鉴定出抗丽纹象(虫甲)品种4个,中抗品种11个,感性品种12个,未发现免疫品种。

分类号: S571.102

  • 相关文献

[1]茶树品种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陈常颂,王庆森,黄建,张应根,王秀萍,陈荣冰,吴光远,曾明森. 2007

[2]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差异. 刘丽芳,徐德良,穆丹,韩宝瑜. 2011

[3]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Ⅱ.不同品种茶树特征特性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的相关分析. 张觉晚,杨阳,黄亚辉,王沅江. 1994

[4]自然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物候期的影响.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胡华健,陈娟,高秀兵. 2011

[5]自然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的物候期影响.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胡华健,陈娟. 2010

[6]贵州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多酚品质分析评价. 赵华富,高秀兵,刘晓霞,曹雨,周顺珍,周国兰. 2016

[7]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 梁远发,刘声传,王家伦,陈正武,鄢东海,刘红梅,周宇. 2011

[8]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陈娟,潘科,沈强. 2014

[9]乌龙茶品种与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林郑和,郝志龙,陈良城,高水练. 2004

[10]同一生境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吸收累积特征. 周宇,刘声传,梁远发,王家伦,刘红梅,魏杰. 2012

[11]特早生高产优质绿茶新品种黄金茶168号选育研究. 杨阳,赵洋,杨培迪,成杨,龙承先. 2016

[12]长江三峡地区开发名优茶系列浅析. 曾庆楣. 1998

[13]古丈毛尖适制性茶树品种筛选. 刘振,赵洋,向博文,成杨,文章,杨阳. 2017

[14]安徽高香茶树品种舒城特香早选育初报. 吴福广,杨维时,李昌春. 2007

[15]梅州市茶树品种结构与分布现状. 赖榕辉,黄海英,李利欢,肖丽红,黄秀鑫,曾浩. 2019

[16]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的互作影响. 杨春,李帅,陈正武,乔大河,陈娟,孟泽洪. 2019

[17]不同绿盲蝽抗性茶树品种新梢挥发物组成比较. 杨春,陈正武,郭燕,乔大河,李帅,孟泽洪. 2018

[18]'茗科1号'等5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陈林,张应根,项丽慧,王丽丽,余文权,尤志明. 2019

[19]不同茶树品种雨花茶适制性评价及其呈味特征研究. 艾仄宜,穆兵,李松,唐君,万青,李荣林,杨亦扬. 2021

[20]'春闺'与'福云6号'乌龙茶香气组分差异研究. 李鑫磊,邓慧莉,钟秋生,游小妹,阮其春,单睿阳,林郑和,陈常颂.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