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大豆绥无腥豆3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曲梦楠
作者: 曲梦楠;高陆思;姜成喜;付春旭;姜世波;王金星;张维耀;付亚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绥无腥豆3号;特用;基因聚合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166-168
摘要: 绥无腥豆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2018年选育审定的高产、低豆腥味特用大豆品种,聚合了丰富的国内外优良遗传基因.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蛋白质含量37.54%,脂肪含量21.52%,生育日数115 d,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55.3 kg·hm-2,较对照品种绥无腥豆2号增产10.8%.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进展. 刘晓辉,高士杰,郭中校. 2006
[2]21世纪特用谷子育种思考. 刘晓辉,杨明,宋桂芹,高士杰. 2004
[3]高产优质耐密植栽培特用小粒大豆品种合农58号的选育. 王志新,郭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刘国民,韩士丰. 2010
[4]76份特用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唐君,周志林,赵冬兰,曹清河,马代夫. 2012
[5]特用优质双青大豆新品种龙青大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杨雪峰. 2012
[6]转基因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刘小丹,李淑华,徐国良,XUE Yin-gen,才卓,XU Wen-wei. 2012
[7]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Stvb-i、Pi-13种抗病基因的研究. 孙海波,邹美智,任洪岩,王景余,闫双勇,李艳萍,冯瑞光. 2015
[8]鸡GH和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聚合对产蛋数的影响. 李国辉,魏岳,张学余,韩威,屠云洁,苏一军. 2010
[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上的应用. 裴庆利,王春连,刘丕庆,王坚,赵开军. 2011
[10]花药培养快速培育聚合抗3种水稻病害基因的新种质研究. 孙海波,邹美智,任洪岩,王景余,闫双勇,李艳萍,冯瑞光. 2015
[11]544份水稻种质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分布研究. 李刚,袁彩勇,曹奎荣,孙祥良,李军,王健,程保山,罗伯祥,徐卫军,唐九友,储成才. 2018
[12]畜禽分子设计育种. 霍艳军,金一,梁桂英,曹阳,金海国. 2007
[13]绿色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多基因聚合利用. 余新桥. 2021
[14]优良基因聚合利用及大粒大豆绥农50的选育. 张维耀. 2018
[15]优良基因聚合利用及特用大豆绥无腥豆2号的选育. 张维耀. 2018
[16]三基因聚合改良恢复系福恢673的稻瘟病抗性. 陈志伟,官华忠,王晓方,董瑞霞,卓成海,毛大梅,潘润森,周元昌,吴为人. 2019
[17]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加密及位点聚合创建优异早花资源. 柳海东,潘云龙,杜德志. 2020
[18]大口黑鲈“优鲈1号”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的分析. 徐磊,白俊杰,李胜杰,樊佳佳. 2014
[19]多基因聚合育成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中优161. 庄杰云,朱玉君,屠国庆,应杰政,樊叶杨. 2010
[20]水稻抗衰老IPT基因与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聚合研究. 何光明,孙传清,付永彩,付强,赵开军,王春连,章琦,凌忠专,王象坤.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吴雨恒;张维耀
关键词:玉米;绥玉5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氨基酸的生理作用及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果树上的应用策略
作者:王中华;杨青松;李慧;王金星;阚家亮;董彩霞;李晓刚
关键词:氨基酸;水溶肥料;果树;高效施肥;应用策略
-
苹果颗粒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与仿真试验
作者:张宏建;韩欣;杨化伟;陈修波;赵光泽;孙经伟;孙林林;王金星
关键词:离散元;模型;苹果;接触参数;标定与试验;堆积角
-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神经网络的中华绒螯蟹品级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作者:孙淑媛;刘子豪;陈伟杰;王金星;范慧慧;王柳;詹立俭;鹿业波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快速鉴别;外观品级;YOLO-v7模型;组合特征
-
叶面喷施褐藻寡糖磷钾肥对早熟砂梨叶片与果实性状的影响
作者:王中华;李晓刚;杨青松;李慧;阚家亮;王金星;王宏;蔺经;盛宝龙;常有宏
关键词:叶面肥;早熟砂梨;SPAD值;比叶重;果实品质
-
基于改进YOLO v8-Pose的红熟期草莓识别和果柄检测
作者:刘莫尘;褚镇源;崔明诗;杨庆璐;王金星;杨化伟
关键词:红熟期草莓识别;关键点预测;YOLO v8-Pose;注意力机制
-
大豆绥农10号的亲本谱系分析与育种利用
作者:刘秀林;张必弦;韩旭达;王金星;王雪扬;赵克臻;何雯瑾;韩忠友
关键词:大豆;绥农10号;亲本谱系分析;育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