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反义CCoAOMT基因培育低木质素含量毛白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华燕

作者: 赵华燕;魏建华;路静;石超;王宏芝;宋艳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毛白杨;CCoAOMT;农杆菌转化;转基因;木质素

期刊名称: 自然科学进展

ISSN: 1002-0071

年卷期: 2004 年 14 卷 09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造纸原料树种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为研究对象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酶咖啡酰 辅酶A O 甲基转移酶 (CCoAOMT)的反义基因导入毛白杨 ,对影响植株再生和转化率的多种因子进行研究 ,建立了一套较为稳定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 .转化毛白杨的PCR South ern印迹杂交检测表明 ,反义CCoAOMT基因已整合到毛白杨基因组中 ;RT PCR和Western印迹杂交结果显示 ,内源CCoAOMT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受到抑制 .这些转基因毛白杨的Klason木质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木质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大的株系 ,伴随其茎杆局部区域明显发红 ,呈条状或斑状分布 .以上结果表明将CCoAOMT基因用于材性改良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分类号: S792.11

  • 相关文献

[1]抑制CCoAOMT表达对烟草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刘惠荣,赵华燕,魏建华,邵金旺,朱至清,宋艳茹. 2002

[2]抑制CCoAOMT表达的转基因杨树的制浆性能. 魏建华,王彦珍,王宏芝,李瑞芬,林楠. 2008

[3]抑制COMT与CCoAOMT调控植物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赵华燕,张景昱,刘惠荣,王台,宋艳茹,魏建华. 2002

[4]白桦反义CCoAOMT基因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 姚连梅,胡晓晴,周菲,郑要强,王国东,刘雪梅. 2019

[5]茶树CCoAOMT基因克隆及启动子的结构分析. 林海燕,罗勇,陈丝,禹双双,曾泽媛,刘仲华,王坤波,黄建安. 2019

[6]毛白杨生长状况研究. 王彬. 2011

[7]毛白杨、84K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马玉林,王维海. 2004

[8]毛白杨4CL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 邢智峰,张安世,徐存栓,魏建华. 2007

[9]三倍体毛白杨快繁技术研究. 陆瑞菊,黄剑华,王亦菲,孙月芳,周润梅. 2003

[10]异色瓢虫显现变种对寄主的寻找行为研究. 曲爱军,孙绪艮,卢西平,潘承娟,陈子雷. 2004

[11]毛白杨茎干不同方位夜间液流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赵飞飞,马煦,邸楠,王烨,刘洋,李广德,贾黎明,席本野. 2020

[12]毛白杨种内杂交无性系苗期生长量及叶片性状变异研究. 李春明,严冬,夏辉,梁德洋,司冬晶. 2016

[13]130份优良无性系毛白杨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王彦珍,张继华,马荣才,谢华,魏建华. 2009

[14]毛白杨翻译起始因子基因PtoeIF5A2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管阳,王宏芝,张杰伟,陈亚娟,朱丹,丁莉萍,魏建华. 2014

[15]三倍体毛白杨分枝格局对不同土壤供水水平的响应. 张亚雄,王烨,李广德,李豆豆,贺曰林,席本野,孙丽娟. 2021

[16]AFLP标记在毛新杨*毛白杨BC1群体中的分离. 张德强,张志毅,杨凯,田林. 2002

[17]毛白杨BABY BOOM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紫彤,姜廷波,魏建华,丁莉萍. 2021

[18]毛白杨AP2/ERF类转录因子PtoSHN的克隆及分析. 曹凌燕,陈亚娟,王宏芝,张杰伟,丁莉萍. 2014

[19]毛白杨苗期VA菌根菌与外生菌根菌接种的研究. 李小林,谭静,罗军,胡强,赵忠. 2001

[20]运用AFLP技术估计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杂合水平. 张德强,张志毅,宋婉,杨凯.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