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薯芽位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中良

作者: 刘中良;郑建利;高俊杰;杨元军;刘芳;孙哲;田昌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商品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08 期

页码: 122-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早熟马铃薯整薯及不同芽位的薯块为试材,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和鲁引1号出苗期均以小整薯处理最早,较其他处理提早2~7 d;早大白和鲁引1号株高均以中部切块处理最高,分别为31.35、16.03 cm,而早大白和鲁引1号茎粗以顶部切块处理最大,分别为9.85、13.65 mm。早大白和鲁引1号鲜薯产量均以中部切块处理最高,分别为36 941.85、28 421.42 kg/hm2;早大白商品率以小整薯处理最高,为87.77%,顶部切块处理最低,为63.90%。鲁引1号基部切块处理商品率最高,为85.15%,顶部切块最低,为70.17%,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冬种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高产栽培试验. 梁金平,汤浩,张志勇,张川,吴文明,罗文彬. 2012

[2]马铃薯高淀粉品种克新12号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探. 李成军. 2003

[3]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HHPS-1、HHPS-2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成军. 2007

[4]不同肥料的组配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 李成军. 2002

[5]不同基因型鲜食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杨耀迥,苏琪,陈坤,卢生乔,张述宽,程伟东. 2013

[6]不同密度、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 李平芳,王红梅,张艳丽,王海涛,王建峰,郭晓云,丁伟利,杨育峰. 2021

[7]短裙竹荪室内栽培法比较研究初报. . 1995

[8]甘薯主要病毒病及脱毒对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庆美,马代夫,王毅. 2005

[9]核桃密植园移栽稀植改造对结果的影响试验初报. 伍新宇,谢辉,木塔力甫·吐送,张雯,王永贵,樊丁宇,庄红梅,卢春生. 2015

[10]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劳赏业,黄春东,赵干贤,张述宽,李体琛,黄开健. 2013

[11]AMMI模型在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3

[12]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13]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 石强,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5

[14]氮磷钾及密度对贵州中部马铃薯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吴巧玉,夏锦慧,李其义,曾宪浩,何天久. 2015

[15]不同氮钾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吴巧玉,夏锦慧,何天久. 2015

[16]马铃薯品种(系)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评价. 范士杰,马智黠,宋吉轩. 2006

[17]复合肥施用量对云薯902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鹏林,李明福,徐宁生,尹自友. 2019

[18]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谭贤杰,闫飞燕. 2024

[19]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大西洋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付华军,肖广江,简营,毛中伟. 2018

[20]荷兰马铃薯品种的鉴定与筛选. 马爽,王腾,刘喜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