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与总量控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夏晖

作者: 王夏晖;陆军;张庆忠;王波;姚瑞华;张惠远;黄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流域;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排放特征;总量控制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9 期

页码: 2554-25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流域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和排放强度分析,划分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管理分区,并研究设计分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是提高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湖北省四湖流域为研究案例区,系统开展了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排放特征识别与总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四湖流域水环境COD、总氮、总磷、氨氮负荷主要来自于农业非点源污染,4类非点源污染物分别占到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7.6%、82.2%、84.7%和50.9%.对四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产和畜禽养殖业发达的洪湖、监利、潜江、沙洋地区是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贡献源区.根据污染物在流域空间上的排放特征和源强评价结果,将四湖流域划分为3个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即长湖上游水产和畜禽养殖污染重点控制区、四湖干渠农村非点源污染综合控制区和洪湖水产养殖污染重点控制区,针对不同管理分区分别提出了污染控制措施.基于水质改善和水体纳污能力综合考虑,设计了针对3个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的总量控制方案,分阶段实现监测断面全指标达标和满足水体纳污能力要求.主要污染物中,COD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和洪湖区,分别占到流域COD削减量的43%和42%;氨氮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占到氨氮总削减量的66%;总氮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和洪湖区,分别占到流域总氮削减量的42%和31%;总磷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占到流域总磷削减量的53%.

分类号: X522

  • 相关文献

[1]太湖流域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田婷,张青,沈明星,乔中英,施林林,蒋华伟. 2018

[2]肉鸭粪便排放特征的季节性变化. 晏婷,朱志平,高理福,卢连水,孙海层,余鑫,骆乾亮. 2020

[3]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与评估分析. 王海林,聂磊,李靖,王宇飞,王刚. 2012

[4]秸秆还田模式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CH_4和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 靳红梅,沈明星,王海候,陆长婴,常志州,郭瑞华. 2017

[5]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莴苣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汤桂容,周旋,田昌,彭辉辉,张玉平,荣湘民. 2019

[6]崇明生态岛盐渍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评估. 曹黎明,潘晓华,王新其,赵志鹏,李茂柏,顾永平,程灿. 2015

[7]海南省畜禽粪便资源分布及总量控制研究. 刘越,孟海波,沈玉君,程红胜,候月卿. 2015

[8]喀斯特山区辣椒氮、磷、钾肥总量控制研究. 赵伦学,赵平英,黄冬福,张家春,张珍明. 2018

[9]湖北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总量控制. 黄美玲,夏颖,范先鹏,黄敏,吴茂前,刘冬碧,张富林. 2017

[10]中国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框架构建. 黄瑛,穆希岩,李应仁. 2021

[11]统计数据总量约束下全局优化阈值的冬小麦分布制图. 郭文茜,任建强,刘杏认,陈仲新,吴尚蓉,潘海珠. 2018

[12]湖北省三峡库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评价. 黄美玲,夏颖,范先鹏,黄敏,吴茂前,刘冬碧,张富林. 2017

[13]统计数据总量约束下全局优化阈值的冬小麦分布制图. 郭文茜,任建强,刘杏认,陈仲新,吴尚蓉,潘海珠. 2018

[14]基于GPS和GIS的农田变量喷药控制系统. 马景宇,潘瑜春,赵春江,李翔,王锦地. 2006

[15]县域棉花信息遥感提取与棉田精确化管理分区研究. 李敏,赵庚星,蔡明庆,赵倩倩,唐建. 2012

[16]基于多年产量数据的精准农业管理分区提取与尺度效应评价. 李翔,潘瑜春,赵春江,王纪华,鲍艳松,王锦地. 2005

[17]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农田管理分区划分研究. 宋晓宇,王纪华,刘良云,黄文江,沈涛,喻铮铮. 2007

[18]基于多种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分区方法研究. 李翔,潘瑜春,马景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7

[19]基于空间连续性聚类算法的精准农业管理分区研究. 李翔,潘瑜春,赵春江,王纪华,鲍艳松,刘良云,王锦地. 2005

[20]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获取环境因子权重的土壤管理分区方法. 郭澎涛,茶正早,罗微.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