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生物量评估的环境DNA检测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苗

作者: 李苗;单秀娟;王伟继;吕丁;戴芳群;丁小松;吴欢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对虾;eDNA;建立;优化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生生物调查方法发展迅速,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到物种检测、生物多样性评价、生物量评估等方面。然而,很少有研究专门评价e DNA技术操作流程中不同的eDNA富集方法与提取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从而针对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一套最佳的eDNA技术操作流程。此外,由于物种间生活习性的差异,不同物种释放到环境中的DNA量及DNA片段大小不同,因而,针对不同研究对象需采用不同的eDNA富集与提取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法富集eDNA,结合血液与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e DNA。选取直径为47 mm的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聚碳酸酯膜、尼龙膜共4种材质的滤膜,每种滤膜根据其孔径大小设置0.45、0.8、1.2、5μm共4个梯度,取样水量设置500 ml、1 L、2 L共3个梯度。结果显示,滤膜材质、滤膜孔径大小及取样水体体积均对中国对虾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0.45μm的玻璃纤维滤膜过滤2 L水样能够检测到的DNA拷贝数最多,并依据此建立了一套中国对虾e DNA技术的操作流程,提高了中国对虾的检出率,为后续中国对虾的分布监测及生物量评估提供了基础。

分类号: S932.51

  • 相关文献

[1]柑桔SRA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吴鑫,雷天刚,何永睿,刘小丰,许兰珍,彭爱红,陈善春. 2008

[2]农机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赵冰. 2024

[3]农业科技档案安全保护体系的建立. 魏东,李霞. 2013

[4]甘薯DNA提取及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宋吉轩,王季春,雷尊国,黄团. 2010

[5]家庭农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沈素文. 2016

[6]贵州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田永辉,梁远发,罗显扬,龙明树,周国兰,鄢东海. 2007

[7]农业科技档案安全保护体系的建立. 魏东,李霞. 2013

[8]温州城市绿化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几种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 刘又高,金可仲,党向利,柴一秋,金轶伟,陈官菊,厉晓腊. 2012

[9]浅议新疆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模型的建立. 丛英利,谈锐,陈琴. 2014

[10]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与规范管理. 曾兵,林卫红,代文东,黄泽素,饶勇. 2018

[11]广东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康艺之,万忠,方伟,林伟君. 2010

[12]鸭源NF-κB1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张飘,贺欣薇,杨霞,曾茂芹,刘妍罕,张扬子,杨颖,温贵兰,程振涛,文明. 2021

[13]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立与完善分析. 任延辉,景喆. 2019

[14]农杆菌介导的冷诱导基因水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崔永祯,赵红,黄格,郑爱清,李社萍,李鸣. 2020

[15]绵羊微卫星标记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赵中利,胡明月,刘正喜,闫守庆,马惠海. 2020

[16]家庭档案的建立及作用. 胡继芬. 2013

[17]谈建立专家档案. 王叶萍. 1986

[18]3种实蝇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余德亿,姚锦爱,胡进锋,黄鹏,方大琳,陈峰. 2011

[19]猪流感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王隆柏,车勇良,吴学敏,陈如敬,刘玉涛,周伦江. 2014

[20]公益类研究所理事会管理模式的创建研究. 欧阳欢.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