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蜂缘蝽对大豆田间为害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古晓红

作者: 古晓红;杨婷婷;张海生;王军;李方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点蜂缘蝽;大豆;为害症状;防治方法

期刊名称: 种子科技

ISSN: 1005-2690

年卷期: 2019 年 37 卷 006 期

页码: 111-112

摘要: 大豆是我国主要经济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但现阶段在大豆生产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近两年点蜂缘蝽为害猖獗,导致大豆产量和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农民或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所以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大豆的种植生长,随之也将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针对大豆田间点蜂缘蝽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广西宜州蔗区褐纹金针虫为害情况调查初报. 黄诚华,潘雪红,魏吉利,林善海,王伯辉. 2014

[2]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为害对大豆植株“症青”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 李文敬,高宇,胡英露,李昇,毕锐,张金平,史树森. 2020

[3]大豆害虫点蜂缘蝽防治研究进展. 魏然,于晓光,李阳,崔杰印,吴俊彦,位昕禹,崔少彬,陈祥金. 2023

[4]点蜂缘蝽在山东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研究. 孙晓辉,吴斌,王守海,蒿文仙,姜珊珊,洪浩,辛志梅,孙宗涛,辛相启. 2023

[5]大豆“症青”成因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田舸帆,郭江龙,安静杰,党志红,李耀发,高占林. 2024

[6]不同浓度噻虫嗪对点蜂缘蝽为害大豆能力的影响. 丁宁,王自杰,曲昕,王龙,史树森,高宇. 2025

[7]南繁区大豆田杂草分布与防治. 刘延,沈奕德,李晓霞,王亚,黄乔乔,范志伟. 2016

[8]温度胁迫对点蜂缘蝽成虫呼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陈菊红,崔娟,张金平,毕锐,高宇,徐伟,史树森. 2018

[9]温度对点蜂缘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崔娟,唐佳威,毕锐,张金平,史树森. 2018

[10]点蜂缘蝽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种群敏感性测定. 郭江龙,闫秀,李耀发,安静杰,党志红,魏洪亮,高占林. 2023

[11]点蜂缘蝽试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 郭江龙,李耀发,安静杰,党志红,魏洪亮,高占林. 2023

[12]日本平腹小蜂对点蜂缘蝽的控害潜能研究. 李文敬,陈菊红,米倩倩,卓富彦,钟永志,豆少辉,张峰,史树森,张金平. 2021

[13]安徽阜阳点蜂缘蝽发生动态及不同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比较. 谢明惠,钟永志,严丹侃,孙宗涛,潘志金,陈浩梁. 2022

[14]噻虫嗪不同施药方式对点蜂缘蝽成虫的防治效果. 王自杰. 2024

[15]不同浓度噻虫嗪对点蜂缘蝽若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王自杰,杨芳哲,柳添杰,田鑫月,王月英,史树森,高宇. 2024

[16]大豆离体器官对点蜂缘蝽取食行为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田舸帆,郭江龙,安静杰,党志红,苏宗然,李耀发,刘浩宇,高占林. 2024

[17]葡萄钻蛀类害虫的研究进展. 张薇,白春明,马罡,张博,马春森. 2018

[18]一种中国李害虫——梅下毛瘿螨. 胡菡青,罗水鑫,王贤达,林雄杰,陈瑾,范国成. 2016

[19]茶树嫩叶上的"白馒头"-茶饼病. 张瑾,孙晓玲,肖强. 2021

[20]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灰地种蝇发生为害研究. 张海剑,刘莉,孙雪莲,郝浩阳,石洁.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