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改良玉米自交系方法的实践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民堂
作者: 董民堂;闫彩清;孙常青;王学雄;李盛;屈非;李凌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育种方法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237-238+260
摘要: 总结多年玉米育种工作,采用种质材料扩增、二环系选育、回交转育、远缘杂交等育种方法,成功选育出了玉米自交系L155、N107、16TY124、N133、16TY98-3、11H122、11H712等,组配的杂交组合晋阳5号、强盛377等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几种育种方法,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从糯玉米育种目标探讨糯玉米自交系选育. 杨跃华,刘俊峰,孔亮亮,陈国民. 2007
[2]玉米抗茎腐病研究进展及其鉴定与育种方法探讨. 石明亮,黄小兰,陆虎华,郝德荣,陈国清,周广飞,张振良,程玉静,孙权星,冒宇翔,薛林. 2017
[3]发展玉米生产 改革育种体制. 赵克明. 1993
[4]标记性状单倍体快速玉米育种方法研究. 徐青松,徐劲松,车星星,杨田田. 2012
[5]高直链淀粉玉米研究进展. 陈艳萍,袁建华,颜伟,张跃中. 2002
[6]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的几点建议——增加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 刘强,刘铁山,董瑞,何春梅,张成华,高新学,张秀清,王春英,汪黎明. 2011
[7]玉米地方品种'沃日黄'与'沃30'重组后代配合力分析. 杨麟,杨克诚,朱永卉,邓路长,陈洁,谭君,李燕,张彪,杨俊品,唐海涛,何远远,彭华,何文铸. 2021
[8]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9]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10]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1]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12]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13]导入热带种质充成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京404. 孙伯陶. 1997
[14]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15]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16]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7]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18]优良玉米自交系QB48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4
[19]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20]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 胡兴,陈泽辉,郭向阳,祝云芳,王安贵,赵丽,兰琴英.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晚中生代沂沭断裂带左旋韧性剪切与岩浆迁移规律
作者:李盛;倪金龙;张尚坤;申颖
关键词:沂沭断裂带;浮来山岩体;官坊岩体;晚中生代;U-Pb定年
-
玉米新品种先赢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闫彩清;李盛;王学雄;李凌雨;王彬
关键词:玉米;先赢1号;特早熟;热带基因;栽培技术
-
植物精油及其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常青;施俊凤
关键词:植物精油;抑菌;体外;体内;病害
-
喷雾助剂对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盛;李琳;李虓虓;张春华;娄远来
关键词:喷雾助剂;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稻田杂草;增效
-
五莲拆离断层带的结构、应变及运动学涡度特征
作者:倪金龙;刘俊来;孙煜杰;史晓晓;李盛
关键词:五莲;应变强度;运动学涡度;糜棱岩;拆离断层带
-
山西中东部地区适宜谷子品种筛选
作者:韩彦青;孙常青;车丽;张丽娜;王晋
关键词:谷子;品种;适宜种植;山西省中东部
-
不同剂量2,4-D丁酯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作者:车丽;韩彦青;孙常青;杨丽
关键词:谷子;2,4-D丁酯;防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