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高寒草甸采矿活动及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卫雄

作者: 张卫雄;孙其河;余志峰;穆秋月;王玉功;吴正国;刘金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矿区植被恢复;土壤有机质;土壤酶;土壤剖面;高寒草甸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266-27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植被恢复对矿区土壤和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青藏高原基于采矿背景的生态恢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甘南高寒草甸采金矿区为研究对象,探究采矿及植被恢复(草本植物恢复和木本植物恢复)5年后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矿活动会使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草本植物恢复5年后有机质和脲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但木本植物恢复对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影响均不显著(P<0.05),恢复样地和未恢复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酶活性均呈正相关关系,恢复样地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在垂直分布上(0–10 cm和10–30 cm)没有显著差异(P>0.05)。该地区植被恢复前期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建群种的草地群落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输入要高于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建群种的林地群落,更能快速提高土壤质量,以木本植物恢复时应搭配凋落物输入量大且易分解的树种。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海南岛主要类型土壤剖面有效硒的分布. 张冬明,符传良,刘国彪,肖彤斌,曾建华,吉清妹,谢良商. 2017

[2]松嫩平原不同耕地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及腐殖物质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高纪超,朱平,李强,彭畅,张秀芝,焦云飞,高洪军,武俊男,杨洋. 2024

[3]松嫩平原不同类型土壤剖面形态描述及其性状分析. 高纪超,李强,高洪军,张秀芝,彭畅,焦云飞,朱平,武俊男,徐灵颍,岳娜. 2024

[4]沙化对玛曲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何芳兰,金红喜,王锁民,韩生慧,曾荣,马俊梅. 2016

[5]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姬红利,陶秀花,虞金宝,陈超,罗云,张洋,李宝光. 2022

[6]非表层剖面层次土壤生产力评价研究. 解迎革,薛绪掌,王国栋,申卫博. 2006

[7]网格数学方法在棉田水分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刘丽媛,刘丽媛,李传宗,李亚兵. 2017

[8]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 王怡雯,许浩,茹淑华,苏德纯. 2019

[9]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 陆安祥,赵云龙,王纪华,马智宏. 2007

[10]不同滴灌年限小麦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李亚莉,赖宁,乔江飞,耿庆龙,陈署晃. 2018

[11]水位波动和氮浓度变化对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崔荣阳,刘刚才,胡万里,付斌,陈安强. 2022

[12]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土壤剖面氮库变化及平衡特征. 王娜,范美蓉,刘双全,赵士诚,赵英,仇少君,何萍,周卫. 2016

[13]浙江省高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郑铭洁,刘琛,朱铭,傅庆林,郭彬,裘高扬,李华,林义成. 2022

[14]滨海盐碱农田排水沟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研究. 孙池涛,张俊鹏,冯棣,孙景生. 2018

[15]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剖面碳库变化特征. 仇少君,赵士诚,侯云鹏,徐新朋,王娜,何萍,周卫. 2018

[16]农田土壤剖面水分探头布设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高阳,刘战东,段爱旺,刘祖贵,张寄阳,孙景生. 2011

[17]沙田柚果园土壤铜素的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研究(英文). 刘斌,陈桂芬,王影,江泽普. 2007

[18]半湿润与半干旱区黄绵土冬小麦农田土壤剖面特征研究. 吕国华,李小强,白文波,王罕博,宋吉青. 2019

[19]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剖面养分分布的影响. 温延臣,李海燕,袁亮,徐久凯,马荣辉,林治安,赵秉强. 2020

[20]有机肥替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秀东,陈晓芳,袁自然,叶寅.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