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基组分对乌桕组培植株生长与生根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霞
作者: 李霞;曹昆;杨秋华;何小兰;周月兰;姚青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乌桕;组织培养;生根;成活率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09 期
页码: 3555-35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寻求适合乌桕生长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以提高乌桕组培苗的成活率。[方法]以中国原产乌桕试管苗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IAAI、BA、NAA、6-BA、KT),组配成11种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比较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乌桕植株生长与生根的影响。[结果]在11种培养基中,以附加10 g/L蔗糖8、g/L琼脂、Vc 5 mg/LI、AA 0.3 mg/LI、BA 0.5 mg/L、NAA 0.2 mg/L组分的培养基效果最佳,其组培苗的成活率为95.00%,生根率55.36%,株高(13.17±1.52)cm,根数目(14.01±0.52)根,侧根数目(13.01±0.51)根,主根长度(5.83±0.19)cm,是本研究中乌桕组培苗植株健壮生长与根生长最快的培养基。[结论]附加0.2%活性炭不利于乌桕的组培苗植株生长和根发育。
分类号: S792
- 相关文献
[1]牵牛花扦插繁殖的初步研究. 姚悦梅,王建华,潘跃平. 2015
[2]无糖培养对油茶生根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贾效成,陈良秋,刘艳菊. 2020
[3]侧芽速繁菊花苗. 樊光辉. 2001
[4]李离体茎尖组培快繁试验. 赵艳华,程和禾,吴雅琴,吴永杰,李玉生. 2009
[5]红叶石楠‘红罗宾'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张琼,王勇,高年春,周影,曾燕楠,朱儆元. 2009
[6]春石斛兰组培关键技术研究. 张琼,曾燕楠,张宁宁,朱儆元,高年春. 2009
[7]东方百合组织培养浅述. 王清华. 2007
[8]月季高效增殖和生根条件的优化研究. 王艺程,杨柳燕,张永春,杨玲. 2020
[9]紫花山奈的组培快繁研究. 吴满良,李冬梅,朱根发,刘小飞. 2018
[10]元宝枫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马秋月,李倩中,李淑顺,朱璐,颜坤元,李淑娴,张斌,闻婧. 2021
[11]添加IBA和6-BA对山桃试管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 张雪冰,张帆,吴鑫泉,王鸿,王立. 2020
[12]藜麦茎段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段鹏慧,李小艳,焦茹,邓妍,王创云. 2020
[13]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培育的关键技术. 单芹丽,汪国鲜,吴旻,吴丽芳,方洪兵,李绅崇,杨春梅. 2020
[14]番木瓜组织培养技术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李艳霞,黄东梅,金志强,魏卿,李羽佳,林妃,许奕,李敬阳. 2015
[15]红掌组培苗生根试验研究. 泽仁旺姆,葛红,刘洪涛. 2006
[16]中国樱桃泰山干樱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魏海蓉,刘庆忠,艾呈祥,张力思,李国田. 2009
[17]糖和氮对山楂组织培养新梢生根的影响. 刘庆忠,牟云官,辛培刚. 1992
[18]黄杨叶栒子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毕海林,和加卫,杨正松,杨洪涛,和文佳,李燕. 2012
[19]‘灿烂’蓝莓组培与快繁技术. 陶俊锋,李叶芳,宋杰,关文灵. 2014
[20]引进国外树莓品种的组织培养生根试验. 刘文萍.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本土化烤烟湿润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试验
作者:李霞;杨建;黄胜;程智敏;唐明;蔡毅
关键词:烤烟;本土化;育苗基质;竹屑粉碎粒;基质配方
-
一株耐盐高效脱氮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
作者:伏春燕;阎佩佩;张亨;商延;高庆涛;李霞;刘雪兰
关键词:氨氮;脱氮微生物;耐盐;盐单胞菌属
-
固定化酶技术在油脂精炼及结构脂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思怡;闫静坤;李霞;苗颖;王秀秀;徐同成
关键词:固定化酶;油脂精炼;结构脂
-
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形态特征和羽化节律观测
作者:王桂萍;刘海港;王光召;郭文秀;宋莹莹;李霞;贾琪渊;张凯;门兴元;李丽莉;刘大会;于毅
关键词:平颜蚜蝇;形态;羽化;性比;节律;田间防治
-
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小肠发育的影响
作者:伏春燕;李霞;王文彬;张亨;高庆涛;商延;燕磊;刘雪兰
关键词:肉鸡;精氨酸;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发育
-
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罗平;杨晓梦;普晓英;李霞;杨丽娥;杨砚斌;杨加珍;曾亚文
关键词:大麦籽粒;皮裸;籽粒颜色;棱形;营养成分
-
大麦马铃薯间作模式对大麦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赵塔;杨丽娥;杨晓梦;普晓英;李霞;官秀娇;杨砚斌;杨加珍;和习琼;曾亚文
关键词:间作;大麦;抗氧化酶;棱型;用途类型;分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