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快繁及其组培苗对砷的富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玲仙
作者: 王玲仙;曾民;陈玲;付坚;柯学;王波;陈越;程在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蜈蚣草;植株匀浆液;组培技术;砷富集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623-6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应用不同外植体建立蜈蚣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并进行组培苗对砷的富集研究。【方法】以蜈蚣草的孢子、幼芽,以及无菌苗的幼叶、幼茎和顶芽为外植体,以不同浓度的蜈蚣草混合匀浆配比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优选出蜈蚣草组培快繁的最适条件。【结果】幼叶为最佳外植体,其次是孢子,顶芽和茎最差。1/2MS+2,4-D 2 mg/L+蜈蚣草茎叶匀浆混合液(PVCLM)60 g/L为最佳的愈伤诱导培养基,愈伤诱导率可达100%;1/2MS+6-BA 2 mg/L+NAA 0.2 mg/L+PVCLM 200 g/L为最佳分化培养基,分化率达98.3%;1/2 MS+6-BA 2 mg/L+NAA 0.2 mg/L+PVCLM 200 g/L为最佳的丛生芽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1.1;1/4MS+NAA 0.2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98%,以上涉及的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7.8 g/L,蔗糖浓度为20 g/L,p H为5.8~6.0。组培苗移栽至尾矿库栽种,成熟后检测蜈蚣草中富集的砷的量达到3318 g/hm~2。【结论】摸索出一套适合工厂化的蜈蚣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组培苗对砷的富集量较野生型高。
分类号: S567.239`X173
- 相关文献
[1]组织培养技术在保护藏药材中的作用. 吴雪莲,杨强. 2008
[2]白掌组培技术研究进展. 刘晓青,朱世东,张克永,梁丽建,佘建明,叶晓青. 2016
[3]白魔芋组培技术研究. 曾旭,熊红兵,罗玉华,周文兵. 2018
[4]南宁地区观赏凤梨组培与栽培技术. 王晓国,黄昌艳,李春牛,周锦业,宋倩,闫海霞,周主贵,卜朝阳. 2016
[5]链霉菌的抗砷特性及其对蜈蚣草富集砷的作用. 文一,廖晓勇,阎秀兰. 2013
[6]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以及接种土著AM真菌对蜈蚣草生长和富集砷的影响. 许建华,沈生元,肖艳平,尹睿,莫美英,穆利明. 2010
[7]砷超富集植物的热解特征及其与砷含量的关系. 聂灿军,阎秀兰,陈同斌,廖晓勇,潘家荣,周宝利,吴礼树. 2007
[8]万顺铅锌矿区蜈蚣草内生细菌砷氧化基因(aox B)的多样性分析. 孙一好,陆巧灵,高雪,尼玛扎西,周敬明,王蓥燕,张小平,辜运富. 2019
[9]万顺铅锌矿区蜈蚣草内生细菌砷氧化基因(aoxB)的多样性分析. 孙一好,陆巧灵,高雪,尼玛扎西,周敬明,王蓥燕,张小平,辜运富. 2019
[10]广西典型高砷区蜈蚣草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蔡榕树,王艳,孟德凯,赵宁宁,顾明华,王学礼.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作者:李荣欣;刘丽;钟巧芳;杨和生;杨顺发;肖素勤;赵白英;李金璐;陈玲;彭钰婷;李宗鼎;刘梅芳;程在全;殷富有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云南西部地区;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白叶枯病抗性
-
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效应:光伏治沙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坤;王波;张发国;吴晓;王睿;张峰;贾蓉;张红星;未丽;董礼;包爱科
关键词:荒漠化;光伏;植被恢复;治沙
-
可降解秸秆基地膜增韧改性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作者:孙恩惠;陈玲;范肖东;彭鵾;GUEGUIM KANA E B;翟胜丞
关键词:秸秆纤维;可降解地膜;增韧改性;力学性能;杂草防控;增温促生
-
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
绿茶中7种不同极性农药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及其风险评估
作者:徐金屏;杜雪梅;吕婉仪;朱雷;张丹阳;陈红平;陈玲;柴云峰
关键词:茶;农药;茶汤;浸出规律;风险评估
-
联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光照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
作者:宋思言;陈玲;王亚宁;房经贵;肖婷;芮东明
关键词:番茄;光照;果实成熟;转录组;代谢组学
-
秸秆基质块育秧对水稻幼苗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恩惠;张晶;陈泽秋;雍宬;王秋君;周明;陈玲;曲萍;靳红梅;黄红英
关键词:秸秆基质块;水稻秧苗;酚酸;根系形态;生理指标;抗氧化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