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关周博

作者: 关周博;董育红;李少钦;张耀文;田建华;李殿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16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266-270+315

摘要: 探索甘蓝型油菜亲本及杂种在不同生态区的遗传效应,为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在不同生态区域亲本和杂交组合的产量性状遗传规律,估算亲本产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值、亲本在杂交组合中的显性遗传效应方差值、各项方差分量的比率及对F1和F2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值的预测。结果表明,产量性状受到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的影响;在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中,单株产量、角果数和千粒重的各遗传效应都与环境互作达到了显著性,而角粒数的遗传稳定与环境互作没有显著性。不同环境下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在F1和F2世代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大荔试验点基因型与环境的效应值高于张掖试验点基因型与环境的效应值,但千粒重却与之相反,环境条件对千粒重的后代表型影响较大。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杂交水稻光合作用以及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鄢小青,阮仁超,陈惠查,黎小冰,焦爱霞,谭金玉,陈能刚. 2017

[2]小麦-冰草衍生系3228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健胜,刘伟华,王辉,武军,杨欣明,李秀全,高爱农,李立会. 2010

[3]杂交粳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赵庆勇,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周丽慧,姚姝,王才林. 2011

[4]海岛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孔杰,阿里甫·艾尔西,孔庆平,赵其波,曲延英,张进. 2007

[5]2个环境条件下花生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江建华,王嵩,王晓帅,倪皖莉,汪清. 2016

[6]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高志宏,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3

[7]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英文). 高志宏,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3

[8]地膜覆盖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 孙永玲,郭高,童存泉,邢君,牛运生,黄秋云. 2000

[9]油菜覆盖地膜的增产效应研究. 孙永玲,郭高,邢君,牛运生,黄秋云. 2000

[10]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星晓蓉,柳海东. 2019

[11]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邹晓芬,邹小云,宋来强,张建模,熊任香,余瑞新. 2007

[12]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及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沈金雄,傅廷栋,杨光圣,马朝芝,涂金星. 2005

[13]室内水淹和田间模拟湿害对甘蓝型油菜耐湿性鉴定. 柴靓,蒲晓斌,张锦芳,蒋俊,崔成,张雪花,蒋梁材. 2016

[14]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籽粒产量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傅寿仲,陈新军,高建芹. 2003

[15]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汤晓华,李敏,陈大伦. 2007

[16]春性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的遗传分析. 罗玉秀,罗春燕. 2015

[17]油菜种间核重组后代低温缺绿性状探讨. 刘贵华,秦选佑,蔡明. 1999

[18]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材料99CDAM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6

[19]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材料的遗传分析. 费维新,吴新杰,李强生,陈凤祥,侯树敏,范志雄,江莹芬,雷伟侠,荣松柏,段晓莉,胡宝成. 2012

[20]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远红,余坤江,何雨琦,王晓东.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