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夹角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书文
作者: 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叶夹角性状;配合力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1993 年 1 卷 01 期
页码: 1-4
摘要: 这项研究于1991~1992年在山西省太原市本所试验地进行。本文按Griffing的方法四、模型Ⅰ的双列杂交,估算了6份玉米的自交系及其轮配的15个组合叶夹角性状的一般和特殊配合力。结果指出,一般配合力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基因累加效应占遗传主导地位。在玉米时夹角受控于多基因体系中,平展叶型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效应达极显著水准(P<1.01),上挺和直立叶型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则呈负向效应。试验认为在上挺和直立叶型自交系的可能杂交中选配组合,及其后代选育自交系,可以获得叶夹角性状育种的满意效果。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2]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3]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4]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5]玉米Suwan选系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 2008
[6]玉米Tuxpeno种质与我国骨干系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李娟. 2011
[7]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玉米Tuxpeno种质遗传潜势的研究.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陈建军,刘鹏飞. 2016
[8]7个旅大红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评价. 彭雷,李季竹,金明华,苏义臣,杨伟光. 2008
[9]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刘鹏,任英,闫丽娜. 2004
[10]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株系间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金明华,李继竹,于铁,杨巍,杨伟光. 2009
[11]Mo17改良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潜力研究. 杨大燕,李继竹,丁孝营,李书境,金明华,杨伟光. 2008
[12]玉米自交系YJ7不同密度下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振良,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吴嘉点. 2015
[13]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 赵念力,苏俊,闫秀峰,钱春荣,宫秀杰,于洋. 2011
[14]玉米Suwan-Lancaster和Tuxpeno-Reid改良系的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郭向阳,邬成,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陈建军,刘鹏飞. 2016
[15]玉米Suwan-1/Mo17改良系的配合力研究. 祝云芳,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程剑平. 2010
[16]玉米Lancaster种质改良系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李洋,慈佳宾,董莹,孙贵星,张艳辉,杨伟光. 2015
[17]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蔡志飞,陆虎华,陈国清,薛林,黄小兰. 2001
[18]内蒙古主推玉米品种部分自交系产量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关系研究. 孙峰成,冯勇,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刘志雄,石海波. 2011
[19]61份玉米DH系的SSR标记分析及性状遗传研究.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 2018
[20]14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新,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魏昕,郭金生,王振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新品种太玉96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董民堂;白琪林;闫彩清;于小慧;王晋;韵晓冬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太玉969;选育;配套;栽培技术
-
叶片直接PCR法在玉米转基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赵冰兵;任雯;周秒依;李韩帅;刘亚;白琪林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叶片PCR;直接多重PCR法;转基因玉米检测
-
红芸豆新品种芸选2号选育及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郭宝德;冀丽霞;白琪林;张丽娜;宋秀斌
关键词:芸选2号;红芸豆;品种选育;旱作高产技术
-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Z21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作者:李韩帅;周秒依;杨凤玲;李婷;白琪林;刘亚
关键词:玉米;农杆菌介导法;GUS染色;转化效率
-
玉米穗粗杂种优势位点的初步定位
作者:王丹丹;李卫华;时夏;刘坤;郭海平;闫鹏帅;谢惠玲;白琪林
关键词:玉米;穗粗;杂种优势位点
-
重金属汞在玉米不同组织内积累差异性分析
作者:王丹丹;李卫华;郭海平;刘坤;闫鹏帅;付忠军;谢惠玲;白琪林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汞;组织;积累
-
芸豆种质资源抗根腐病鉴定
作者:郭宝德;白琪林;冀丽霞;黄穗兰
关键词:芸豆;种质资源;根腐病;抗病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