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剂施药的不同时段、距离及时长对红火蚁工蚁的诱集作用及觅食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睿

作者: 胡睿;王建赟;韩冬银;李磊;符悦冠;张方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火蚁;施药距离;施药时间;药后时间;工蚁数量;觅食量

期刊名称: 植物检疫

ISSN: 1005-2755

年卷期: 2023 年 37 卷 005 期

页码: 1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饵剂诱杀法是防治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 Buren)的主要方法之一.饵剂的施用方法及红火蚁对饵剂觅食量直接影响其防治效果.本研究以质量为1g的0.08%茚虫威毒饵为药剂,于春、夏季观察了 一天中不同时段、不同施药距离及药后时间条件下红火蚁的觅食量及诱集工蚁数量.结果表明,一天中8:00-9:00及17:00-18:00时段诱集到的红火蚁工蚁数及其觅食量均高于11:00-12:00及14:00-15:00时段;春季17:00-18:00觅食量最大(0.428 g),诱集到的工蚁数最多(60.0头),夏季8:00-9:00觅食量最大(0.976 g),诱集到的工蚁数最多(112.3头).施药后40 min诱集到工蚁数最多(87.8头),120 min时觅食量最多(0.938 g).在距离蚁巢800 cm处仍有红火蚁工蚁活动及觅食;除400 cm及800 cm外,气温为30.5℃及35.5℃时距蚁巢0~800 cm范围内红火蚁的觅食量均高于26℃条件,35.5℃时距离蚁巢0~300 cm觅食量在0.909g以上,其中100cm处觅食量最高(0.977g).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红火蚁施药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实现红火蚁的高效防治.

分类号: S41

  • 相关文献

[1]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及DON毒素控制研究. 缪康,吴佳文,王晓芸,吴琴燕,周华飞,杨红福. 2020

[2]不同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宫帅,翟广谦,张中东,郭正宇. 2016

[3]湿度调控设施黄瓜棒孢叶斑病菌产孢和释放规律及防治技术. 柴阿丽,杨红敏,王少骅,赵昆,高苇,石延霞,谢学文,李磊,范腾飞,李宝聚. 2023

[4]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席先梅,白全江,李玉民,霍宏丽,贺俊玲. 2021

[5]豇豆闭花前后施药对防治蓟马效果的影响. 唐良德,林军,付步礼,刘奎. 2016

[6]红火蚁入侵和未入侵生境中蚂蚁的觅食强度. 陆永跃,曾玲,宋侦东,梁广文. 2009

[7]广西南宁市城区红火蚁发生调查. 黄其椿,陈实,秦飞跃,陆温,陆永跃. 2016

[8]荒草地和荔枝园生境短期入侵的红火蚁与黑头酸臭蚁种间的干扰竞争. 梁广文,许益镌,陆永跃,曾玲. 2014

[9]红火蚁对新入侵龙眼园和荒草地蚂蚁类群多样性的影响. 陆永跃,梁广文,曾玲. 2010

[10]红火蚁对2种旱地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黄俊,许益镌,梁广文,陆永跃,曾玲. 2014

[11]单个蚁巢红火蚁对不同距离蚂蚁类群的影响. 陆永跃,曾玲,黄焕光. 2009

[12]红火蚁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林嵩. 2012

[13]不同剂量灭蚁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黄俊,陆永跃,梁广文,曾玲. 2015

[14]昆明红火蚁种群发生特征. 张红梅,王燕,陈宗麒,谌爱东,李向永,尹艳琼,赵雪晴,徐兴才,陈福寿,余四友. 2019

[15]红火蚁入侵对玉米地蜘蛛类群多样性的影响. 黄俊,许益镌,陆永跃,曾玲. 2012

[16]外来物种红火蚁的化学防治技术. 高洪荣. 2005

[17]氟磺酰胺复配毒饵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 罗礼智,黄绍宁. 2010

[18]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红火蚁的作用研究进展. 罗礼智,黄绍宁. 2009

[19]红火蚁触角及其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罗礼智. 2005

[20]广州地区红火蚁工蚁的巢外活动及有翅蚁的婚飞规律. 罗礼智,熊红利.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