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地区鸭跖草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武

作者: 张武;刘亚光;李宝华;李艳杰;洪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鸭跖草;温度;含水量;播种深度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102-104

摘要: 通过田间观察和对鸭跖草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初步明确鸭跖草的生物学特性,在黑河地区鸭跖草5月中旬开始萌发,5月下旬鸭跖草进入出苗盛期。鸭跖草最适萌发温度为15℃;最适发芽土壤含水量40%;最适发芽深度5~10cm。

分类号: S451.224

  • 相关文献

[1]北京地区新收获柳枝稷种子的萌发和出苗特性. 范希峰,侯新村,武菊英,左海涛,朱毅. 2011

[2]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谢明惠,陈浩梁,张光玲,林璐璐,苏卫华. 2017

[3]土壤三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赵春江,王成,侯瑞锋,乔晓军,徐志龙. 2007

[4]营口市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 高占文,唐文举,王殿忠,董俊厚. 2014

[5]基于生物质原料的二氧化碳施肥器效果试验. 高瑞龙,王琨琦,郭文忠,贾冬冬,聂铭君,刘楠,赵倩. 2016

[6]影响包膜尿素氮溶出的因素. 叶雪珠,何积秀,王小骊,何念祖. 2001

[7]温湿度和外源有机质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 范利超,杨明臻,韩文炎. 2014

[8]温度-水分协同调控对枸杞枝条粉氮素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曲继松,张丽娟,朱倩楠,杜涵,路洁,周丽娜. 2024

[9]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 徐奕鼎,雷攀登,丁勇,黄建琴,胡善国,周汉琛. 2016

[10]安徽铜陵矿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 曹德菊,王光宇,汪琰,项剑,司友斌. 2005

[11]鸭跖草生物学特性及与大豆竞争关系的研究. 胡凡,付迎春,朴英,王洪武,李卫平. 2003

[12]鸭跖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时圣凤,王永志,李启云,王金刚. 2012

[13]大豆田鸭跖草发生特点及药剂防除的研究. 胡凡,付迎春,朴英,王洪武,李卫平,张广成. 2003

[14]84%氯酯磺草胺WDG对鸭跖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豆安全性评价. 李洪鑫,陈达,张伟龙,闫日红. 2015

[15]不同地理种群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对莠去津的耐受性. 杨娟,于海燕,李香菊,董金皋. 2019

[16]白花鸭跖草生物学特性. 张武,李宝华,吴俊彦,李红鹏,李艳杰,项鹏. 2015

[17]恶性杂草鸭跖草(Commelina commumis L.)叶片表皮特征及解剖结构的研究. 马红,韩玉军,王谦玉,胡凡,陶波. 2011

[18]12种除草剂对玉米田鸭跖草的防效. 郑建波,陈佳星,张庆栋,苏前富,王义生. 2017

[19]一种快速预测莠去津对鸭跖草防治效果的方法. 陈萍萍,黄松涛,于海燕,崔海兰,陈景超,李香菊. 2022

[20]黑龙江省六个地点鸭跖草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向勇,陶波,李英慧,邱丽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