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稻纵卷叶螟监测方法效果评价及动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黎达境

作者: 黎达境;江雨唯;陆秀红;吴碧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监测方法;种群动态

期刊名称: 农业研究与应用

ISSN: 2095-0764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79-84

摘要: 为了解最近几年广西贺州市稻纵卷叶螟田间发生动态,探寻适合贺州市的稻纵卷叶螟监测方法,笔者在2020—2022年采用田间赶蛾法进行了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监测试验,并测试了田间赶蛾法、性诱法、灯诱法三种方法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在监测期内,2020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最重,2021年次之,2022年最轻,5月下旬至6月初为发生高峰期,发生严重程度与当年气候条件紧密相关。三种监测方法中,田间赶蛾法捕获的虫量最大,但峰次少且峰值不明显;性诱法诱捕稻纵卷叶螟虫量较多且峰次多,峰值明显,诱捕峰期与田间虫量高峰期基本吻合;灯诱法诱捕的虫量最少且峰次少、峰值不明显。因此,建议贺州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性诱法或性诱法结合田间赶蛾法监测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利于提高测报效果的准确性及时效性,也符合发展智慧农业的需求。

分类号: S435.112.1

  • 相关文献

[1]转cry1Ab/1Ac,cry1C,cry2A基因水稻对田间稻纵卷叶螟及其捕食类天敌的影响. 徐雪亮,韩宇,吴刚,蔡万伦,袁本琦. 2011

[2]稻纵卷叶螟雄蛾内生殖系统形态指标在性诱测报中的应用. 曾娟,曾伟,李庆,陈晓娟,邹禹. 2017

[3]生物食诱剂监测田间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效果初探. 程杰元,夏红霞,张超,常向前,张舒,吕亮,常威. 2022

[4]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罗黎鸣,武建双,余成群,潘影,苗彦军,武俊喜,明升平,郭应杰. 2016

[5]大气氮沉降监测方法及中国不同地理分区氮沉降研究进展. 梁亚宇,李丽君,刘平,白光洁,吕薇,普锦成. 2018

[6]草莓蚜虫发生动态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王华弟,沈颖,赵帅锋,张志恒,戴德江. 2019

[7]冬小麦品质的影响因素及高光谱遥感监测方法. 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赵春江,宋晓宇,马智宏. 2004

[8]粉虱和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监测方法. 吴青君,徐宝云,谢文,王少丽,张友军. 2013

[9]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在生境间迁移的监测方法和原理. 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陶林勇,K.L.Heong. 1999

[10]阿米西达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技术研究. 谢标洪,朱文达,华旭明,曾传龙,何益民. 2011

[11]小麦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 武予清,蒋月丽,段云. 2008

[12]遗传重组微生物的环境监测. 陈中义,张杰,宋水山,李国勋. 2005

[13]二化螟抗药性研究进展. 杨眉,褚晋,田春晖,李佳宁,刘欣宇,于凤泉. 2023

[14]几种药剂防治4代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李馨宇,孙利忠,潘立高,孙成军. 2004

[15]水稻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续). 赖仲廉. 1989

[16]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束兆林,唐建明,周孝评,缪康,赵来成,方继朝. 2009

[17]螟纹杀克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试验.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 2002

[18]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田间自然种群的影响. 肖国樱. 2011

[19]冀东稻区防治主要螟虫的药剂筛选试验. 邢春强,韩民利,张晓东,祁开利,曹连志. 2009

[20]近年来广西南宁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 胡高,陈晓,沈慧梅,罗善煜,辛德育,徐盛刚,张孝羲,翟保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