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糯玉米单倍体组培鉴别诱导系的筛选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钧婻
作者: 杨钧婻;顾炜;阿提开姆·麦麦提;于典司;关媛;王慧;吴鹏昊;郑洪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组培;鉴别;显色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5 期
页码: 77-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发展,单倍体组培鉴别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玉米育种中.为了筛选出适用于组培法的糯玉米单倍体幼胚鉴别诱导系,以3个糯玉米材料('申科紫甜糯699''申科甜糯99'及'黄糯9号')为母本,以普通玉米'郑单958'作为对照材料,利用4个单倍体诱导系杂交授粉,根据不同杂交组合显色情况筛选出适用于糯玉米单倍体组培鉴别的诱导系.结果表明:不同的诱导系的显色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4个诱导系中CHOI4的表现最好,其作为父本的杂交组合显色率为80.60%-88.72%.该研究可改善部分糯玉米单倍体鉴别效率低,为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糯玉米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全磷的最佳显色条件和比色波长. 张辉,肖国壮,李丽蓓,苏方康,杨杰. 1992
[2]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总黄酮含量. 王丽丽,林清霞,宋振硕,陈林. 2021
[3]桂附地黄丸TLC鉴别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杜素兰,耿爱萍,刘永忠. 2001
[4]四苯基卟啉与镉(Ⅱ)的高灵敏显色反应研究. 邵赛,邵颖,张乐平. 2018
[5]蒽酮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显色条件的研究. 李雪珍,郭家文. 2017
[6]农药残留薄层色谱分析中的显色技术. 张舒,万中义,潘劲松. 2002
[7]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石,杨兴玉,陈秀龙,陈丽娜,李静,林希昊. 2015
[8]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石,杨兴玉,陈秀龙,陈丽娜,李静,林希昊. 2016
[9]芭蕉芋良种组培及块茎快繁技术研究. 周明强,周正邦,欧珍贵,刘凡值,龚德勇. 2011
[10]不同浓度激素、活性炭对红颜草莓茎尖组培的影响. 王玮玮,汪国莲,孙玉东,谢忠谊,仲秀娟,赵建锋. 2015
[11]兰花生物肥在国兰栽培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钱仁卷,郑坚,张旭乐,刘洪见,崔永一. 2015
[12]草莓组培快繁及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孙瑞芬,李天然,李堃,石慧芹,张颖力,贾利敏. 2002
[13]花卉组培快繁与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前景. 杨小玲,刘书亭. 2001
[14]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技术. 单芹丽,赵辉,张付斗. 2009
[15]六出花的再生繁殖技术研究. 丁超,杨萍,王计平,任志强. 2016
[16]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体系优化. 黄普乐,孙崇波,谢鸣. 2009
[17]6-BA浓度对安祖花愈伤组织与试管苗生长重现性的影响. 杨小玲,杨少辉. 2007
[18]蝴蝶兰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李青,李宝海,朱荣杰,杨斌. 2012
[19]苹果优良抗寒砧木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梁艳荣,李荣富,胡晓红,王淑莉,蒋亲贤. 2001
[20]紧穗野生稻幼胚愈伤诱导、分化及生根苗的体系建立. 王玲仙,王波,付坚,邢佳鑫,肖素勤,张敦宇,钟巧芳,柯学,陈玲,殷富有,蒋聪,程在全.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紫云英和秸秆协同还田对稻田氮素当季利用与去向的影响
作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纪根学;唐杉;胡润;李敏;王慧;朱睿;武际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秸秆;阶段供氮特性;氮肥利用效率;~(15)N同位素;氮素去向
-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兰州新区引种试验
作者:赵映洁;郑洪建
关键词:鲜食玉米;盐碱地;引种试种
-
过表达PvARL8基因促进柳枝稷植株生长
作者:李雪;王慧;管聪;何君毅;张蕴薇
关键词:柳枝稷;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转基因;表型;独角金内酯
-
鲜食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水淹种质筛选及生理特性分析
作者:张金池;关媛;秦涛;党冬冬;于典司;顾炜;王慧;郑洪建;白光红
关键词:鲜食玉米;苗期;耐水淹胁迫;光合指标;生理指标;耐涝标记基因
-
23份老挝糯玉米早代系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及育种潜力评估
作者:朱春桃;任丹丹;柳政岑;刘长闯;刘瑞琪;郑洪建;胡尔良;林海建;李静威;卢艳丽;汪青军
关键词:糯玉米;品质;种质资源;配合力;糯质基因
-
基于水声学的阳宗海鱼类行为特征及其资源评估
作者:张丽媛;杨剑虹;熊清海;田敏;王慧;曲品;蒋荣明;寇春妮;武智
关键词:鱼类资源评估;水声学;种类组成;空间分布;昼夜节律;阳宗海
-
利用F2:3群体对甜玉米籽粒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党冬冬;秦涛;于典司;王慧;潘广磊;阮燕晔;宋忠明;关媛;郑洪建
关键词:甜玉米;籽粒大小;百粒重;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