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所育成米质优、株型新的三系不育系中浙A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童汉华

作者: 童汉华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00 年 9 卷 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章善庆教授领导的课题组 ,通过近 10a的研究 ,并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集团公司精诚合作 ,在承担浙江省 8812计划任务期间 ,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米种质资源 ,运用优中选优和连续成对回交的方法 ,终于育成米质优良、株型新颖的三系不育系———中浙A。 2 0 0 0年 9月通过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技术鉴定。该不育系经农业部稻米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 8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 ;糙米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 3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与现有生产上应用的不育系相比 ,中浙A大幅度降低了稻米的垩白度 ,提高了整精米率和透明度 ,尤其在蒸煮品质中的胶稠度指标上获得突破性进展。据专家考查 ,中浙A株型紧凑 ,剑叶角度小。倒 1,2 ,3叶片呈长窄挺凹的特征。柱头白色 ,外露率71.3% ,花粉败育率 99.99%。 1999年浙江省农科院抗性鉴定 ,对稻瘟病抗性平均 2 .0级 ,白叶枯病抗性平均 6.0级。在示范现场中 ,用中浙A配制的一批新组合 ,显示出具有超级稻的株型和泰国米的品质 ,使各地前来的参观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专家认为 :中浙A的育成 ,使米质、抗性和株型三方面有机结合 ,在国内不育系中尚属罕见 ,不育系的显著特色在国内已达到了领先的水平。该不育系的育成 ,对于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品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打破籼型杂交水稻目前单一的株叶形态格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国水稻所育成米质优、株型新的三系不育系中浙A$中国水稻研究所@童汉华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