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敏
作者: 李敏;王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共生体;共生效应;作用机制;应用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杂志
ISSN: 1005-7021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生物自起源开始就与其他生物建立共生体系、营共生生活、共同发挥生理生态作用,并一直协同进化至今。微生物通过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在人类健康与发展、动物健康与生长发育、植物健康与生长发育、土壤健康与土壤肥力、环境与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持与生态平衡、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等方面发挥众多生理生态作用。共生微生物通过直接合成激素和抗生素等次生代谢物质、调控植物相关基因表达和调节其他生物的群落结构等作用机制来发挥其功能,在医药与健康、农林牧渔业可持续生产与发展、食品加工与储藏、生态环保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Q93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刘翠君,石丽桥,王开梅. 2019
[2]生防微生物对植物病原线虫主要作用机制概述. 徐雪亮,范琳娟,吴彩云,姚健,康美花,刘子荣,彭德良,姚英娟. 2023
[3]微生物在瓜类枯萎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赵志祥,肖敏,谢丙炎,肖彤斌,陈绵才. 2012
[4]过氧化氢酶在植物抗逆中的研究进展. 刘云芬,王薇薇,祖艳侠,梅燚,郑佳秋,吴永成,郭军,陈中兵. 2019
[5]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侯振平,王文杰,刘景喜. 2011
[6]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朱丽珍,田英,王俊,秦垦,何军. 2021
[7]鱼源抗菌肽的分子设计与优化策略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吴迪,王连生. 2023
[8]RNAi技术及其应用. 韦晓新,吴永官. 2008
[9]精氨酸的研究进展. 徐鑫,李吕木,吴东. 2015
[10]MSTN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杜玮,夏俊,李红波,李娜,闫向民,周振勇,张杨,谢伍忠. 2015
[11]瘤胃微生物移植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冯肖然,刁其玉,屠焰. 2023
[12]饲用益生菌的应用研究进展. 聂玉霞,温海燕,王祥锟,肖连明,董亚茹. 2024
[13]麻杏石甘汤作用机制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刘晓磊,郑继方,罗永江,王贵波,罗超应,谢家声,李锦宇,辛蕊华. 2012
[14]木霉菌作用机制及其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展望. 马明磊,王秋霞,马莹莹,金桥,张舒娜,耿业业. 2023
[15]微生态制剂应用研究概况. 李春慧,蒲万霞,吴润,苏洋. 2013
[16]柠檬烯抗菌性研究进展. 郝静梅,盛冉,孙志高,黄巧娟,于奉生,方明. 2017
[17]双翅目昆虫抗菌肽研究进展. 王忠燕,高欢欢,翟一凡,于毅. 2015
[18]海参肽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 李龙,傅志宇,姜鹏飞,于笛,方梓蓥,刘煜珺,郑杰. 2023
[19]能源性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庞凤仙,崔彦如,安明哲,张永锋. 2009
[20]元转录组学在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金迪,王加启,赵圣国,卜登攀,孙鹏,周凌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猪肠病毒G型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作者:林艳;夏嘉鑫;周远成;李敏;郑勤琴;陈莉群;岳丰雄
关键词:猪;仔猪;猪肠病毒G型;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人工感染模型;腹泻
-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作者:唐会会;周维佳;朱速松;裴晓红;吴圣;李敏;靳颖;曾涛;江学海;李祖军;龙武华;彭强;邓茹月;李佳丽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种质资源;对策;贵州
-
饲料添加γ-氨基丁酸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lpl和tor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侯冬强;李敏;赵红霞;李培佳;黄文;曹俊明
关键词:黄颡鱼;γ-氨基丁酸;生长性能;消化;营养代谢基因
-
紫云英和秸秆协同还田对稻田氮素当季利用与去向的影响
作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纪根学;唐杉;胡润;李敏;王慧;朱睿;武际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秸秆;阶段供氮特性;氮肥利用效率;~(15)N同位素;氮素去向
-
不同强化处理措施生态沟渠的净化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敏;张迎颖;王岩;张志勇;苏国东;刘海琴;宋雪飞;姜智绘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削减率;氮;磷
-
西藏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
作者:刘明典;朱峰跃;朱挺兵;李雷;王琳;刘香江;朱仁;刘飞;岑祥;胡飞飞;金星;袁立来;霍斌;何德奎;刘海平;徐玮彤;龚进玲;王鹏;丁放;杨瑞斌;张驰;杜红春;陈中祥;曹坤;扎西拉姆;刘绍平;段辛斌;杨德国;贾银涛;李应仁;李大鹏;马波;牟振波;陈大庆
关键词:鱼类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环境;西藏
-
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及其配置规模
作者:张迎颖;李敏;潘吴意;王岩;姜智绘;苏国东;刘海琴;张志勇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氮;磷;配置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