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类花器官机械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晖霞

作者: 吴晖霞;景建康;张玉华;胡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孢子培养;机械游离;植株再生;禾谷类

期刊名称: 实验生物学报

ISSN: 0001-5334

年卷期: 1997 年 03 期

页码: 323-3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大田及温室生长的植株为材料,成功地建立了直接从禾谷类花器官(大麦穗切段、水稻颖花、小麦小穗)机械游离小孢子的程序及培养系统。从供试的二个大麦材料上重复获得大量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从一个水稻广亲和品种上得到游离小孢子再生植株,以及从三个小麦品种(系)上获得小孢子形成的多细胞结构(MCS)和早期胚状体(ELS)。相对较长时间的低温预处理有利于提高ELS(大麦)及MCS(小麦)的得率,改善培养物的通气状况,以及提早再分化有利绿色植株再生。

分类号: Q943.1

  • 相关文献

[1]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张振超,耿鑫鑫,戴忠良,潘跃平,王兵,许玲,颜志明,周伟军. 2013

[2]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 2011

[3]微型结球白菜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卢松,陶莲,吴康云,邓英,王天文,赵大芹. 2015

[4]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邓英,陶莲,李正丽,郭惊涛,吴康云,孟平红,赵大芹. 2012

[5]叶用芥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吴康云,陶莲,李正丽,邓英,孟平红,赵大芹. 2011

[6]大麦单株小孢子植株再生及胁迫培养研究. 郭桂梅,何婷,刘成洪,高润红,陈志伟. 2015

[7]提高花椰菜游离小孢子胚胎植株再生率研究. 赵前程,佟志强,蔡荣旗,文正华,张宝珍,孙德岭. 2007

[8]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郭瑞锋,王秀英,巫东堂,邢国明,梁海燕. 2008

[9]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再生植株能力的遗传分析. 赵岫云,张凤兰,徐家炳,余阳俊,张德双,孙日飞. 2008

[10]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付雅丽,牛瑞生,刘铁铮,樊建英,赵璇. 2008

[11]不同萝卜品种游离小孢子的诱导及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周志国,龚义勤,王晓武,柳李旺,张延国. 2007

[12]茄子体细胞杂种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连勇,刘富中,陈钰辉,宋燕,张松林,Darasinh Sihachakr. 2004

[13]安徽乌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秦艳梅,王明霞,江海坤,严从生,王艳,田红梅,张其安,方凌. 2017

[14]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张伟峰,郝浩永,于拴仓. 2010

[15]双低油菜浙双72的小孢子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张冬青,顾宏辉,张尧峰,丁厚栋,周伟军. 2003

[16]早熟花椰菜小孢子高效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顾宏辉,朱丹华,杨加付,饶立兵,陆艳婷,张晓辉. 2006

[17]禾谷类花粉白苗的发生机理和调控. 颜昌敬. 1992

[18]大麦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初报. 黄培铭,颜昌敬. 1990

[19]禾谷类种子贮存蛋白基因转录调控研究进展(综述). 赵军,范云六. 1994

[20]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