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蛹缫丝工艺对蚕蛹主要组分含量与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穆利霞

作者: 穆利霞;廖森泰;孙远明;邹宇晓;施英;刘军;刘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活蛹缫丝;蚕蛹;蛋白质;油脂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3 年 39 卷 01 期

页码: 89-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活蛹缫丝是蚕茧不经过烘茧、煮茧直接缫丝的新工艺,从蚕蛹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察蚕蛹经过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处理后,其主要组分含量与性状变化。活蛹缫丝工艺中,机械脱衬造成蚕蛹质量损失约12.21%,但蚕蛹中蛋白质和油脂2种主要组分的比例无显著变化,质量比仍保持在1.20~1.23∶1。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蛋白的不良气味明显变淡,而理化性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经缫丝和机械脱衬后的蚕蛹蛋白几乎完全变性,但缫丝后的蚕蛹蛋白的乳化性和溶解性最好。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油脂的化学性状(如酸价、碘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等)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机械脱衬后蚕蛹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不饱和度降低,使粗制蚕蛹油的品质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活蛹缫丝工艺中的机械脱蛹衬与传统缫丝工艺机械脱蛹衬相比,同样会造成蚕蛹主要营养组分损失,并对蛹蛋白质和油脂的性状有不利影响,因此活蛹缫丝的蚕蛹仍不适于作为高档食品开发的原料。

分类号: S886.9

  • 相关文献

[1]不同处理方式和贮藏时间对蚕蛹中蛋白质与脂肪理化指标的影响. 梅新,何建军,陈学玲,关健,施建斌,吴恢. 2014

[2]传统缫丝工艺对蚕蛹的主要组分及蛹蛋白特性的影响. 穆利霞,廖森泰,孙远明. 2012

[3]蚕蛹蛋白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穆利霞,廖森泰,肖更生,孙远明,邹宇晓,刘军,刘凡. 2011

[4]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蛋白质、油脂含量和百粒质量的表型分析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改良. 杨红燕,沈会权,胡哲,栾海业,乔海龙,臧慧,徐肖,张英虎. 2021

[5]8个品种辣椒籽成分分析与比较. 马燕,徐贞贞,邹辉,高歌,王永涛,崔俊良,廖小军. 2017

[6]植物种子重要成分的代谢工程. 陈锦清,吴关庭. 2006

[7]不同氮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黄绍文,孙桂芳,金继运,何萍,王秀芳,张国刚,谢佳贵,张宽. 2004

[8]400份花生品种资源的分析鉴定与评价. 李光耀. 1993

[9]XCY-1型线性测长仪的应用与展望. 孙彩娥. 1990

[10]活蛹缫丝对家蚕综合经济性状的影响. 胡春梅,张智勇,粟思源,刘俊凤,张锦川,肖文福,刘彬斌. 2024

[11]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蜀细1号"的改良与优化. 张智勇,粟思源,刘俊凤,胡春梅,吴建梅,刘彬斌. 2024

[12]蚕蛹资源的综合利用. 吕思行,刘吉平,廖森泰. 2010

[13]人工驯养栗蚕经济效益可观. 王德生. 2005

[14]蚕食药用价值开发现状与展望. 郭小补,廖森泰,刘吉平. 2007

[15]同时蒸馏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蚕蛹挥发性成分. 贾俊强,桂仲争,吴琼英,颜辉,乐文俊. 2011

[16]蚕蛹源ACE抑制肽的稳定性和抑制ACE动力学. 贾俊强,吴琼英,徐金玲,杜金娟,颜辉,桂仲争. 2013

[17]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吴海虹,蔡盼盼,卞欢,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 2017

[18]磷酸化处理对蚕蛹多肽结合钙能力的影响. 王思远,赵梓月,穆利霞,邹宇晓,廖森泰,王卫飞. 2021

[19]两广二号家蚕蚕蛹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品质评价. 刘开莉,梁贵秋,陆春霞,肖潇,周晓玲,许忠裕,潘志新. 2021

[20]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蚕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刘开莉,梁贵秋,许忠裕,周晓玲,肖潇,陆春霞.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