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黄瓜霜霉病菌产孢及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虞皓

作者: 虞皓;何自福;方羽生;林思琪;吕燕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瓜;黄瓜霜霉病;古巴假霜霉菌;温度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4 年 05 期

页码: 59-6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引起广东黄瓜霜霉病的古巴假霜霉菌,在饱和湿度下,5~40℃均能产生孢子囊,且产生的孢子囊也能萌发,但不同温度下其产孢率和萌发率有明显差异,其中产孢最适温度为15~20℃,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

分类号: S436.421.11

  • 相关文献

[1]不同天气条件下黄瓜日光温室温湿度空间分布研究. 王慧,陈梅香,李文勇,孙祥,李明. 2015

[2]基于流式细胞术的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计数研究. 任爱新,陈思铭,刘凯歌,赵靖暄,杨信廷,李明. 2022

[3]春大棚黄瓜夜间呼吸特性研究. 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李淑菊. 1997

[4]温度对黄瓜授粉结籽能力的影响. 陈正武,吕淑珍,孙仲魁. 1996

[5]大棚黄瓜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李淑菊. 1998

[6]大棚黄瓜闷棚效应的研究. 冯高. 2003

[7]和田日光温室不同基质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陶帅,杜红斌,杨云清,史大炜,管振立,尹俊伟. 2024

[8]玻璃温室水果黄瓜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丁小涛,姜玉萍,张兆辉,金海军,张红梅,余纪柱. 2013

[9]外源ABA缓解黄瓜幼苗中低温诱导的氧化损伤(英文). 张颖,蒋卫杰,余宏军,杨学勇. 2012

[10]水杨酸对黄瓜几种酶活性及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李淑菊,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 2000

[11]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与防治. 蔡江文,庄光辉,刘振文. 2008

[12]武夷菌素的研究. 徐容,石义萍,刘泽银. 1991

[13]70%霜脲氰·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姜勇,王厚高. 2013

[14]6种候选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乔桂双,王文桥,韩秀英,李淼,孟润杰,刘长令,刘颖超. 2009

[15]温室蔬菜病害预警体系初探——以黄瓜霜霉病为例. 李明,赵春江,杨信廷,孙传恒,钱建平,董静. 2010

[16]杀菌药剂对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效评价及防治. 郝敬喆,文勇林,范咏梅,李力,李文生,王国平,张新华. 2009

[17]基于灾变链式理论的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警源追溯模型研究. 李明,孙传恒,钱建平,吉增涛,杨信廷. 2010

[18]347份黄瓜育种材料霜霉病抗性评价与分析. 杨瑞环,李淑菊,王惠哲,曹明明. 2013

[19]1O%烯酰吗啉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王晓静,何永栋,何小莉,张燕春. 2013

[20]纳米氧化亚铜水悬浮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王丽慧,谭龙,马元鑫,魏晓强,李屹.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