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土区农田土壤氮磷淋溶特征及其管理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胜利

作者: 郭胜利;张树兰;党廷辉;郭李萍;李丽君;高鹏程;王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土区;农田土壤;蔬菜地土壤;氮磷淋失;阻控措施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21 年 29 卷 001 期

页码: 163-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过量氮磷化肥投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了解农田土壤氮磷淋溶特征是降低地下水污染的基础.基于田间调查、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和田间试验,分析褐土区氮磷的盈余状况,阐明该区农田土壤氮磷的盈余变化、淋溶特征;评价田间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氮磷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褐土区关中平原过量施氮的土壤达到83%以上,大量土壤硝态氮已经迁移到100 cm土层以下,15%的水井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超过10 mg·L?1(WHO饮用水标准);80%耕层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已超过20 mg·kg?1,富磷土壤已出现可溶性磷素向耕层以下迁移的现象.氮肥和磷肥的投入量、氮磷吸收量和土壤氮磷残留量之间存在着3个发展阶段:环境友好-资源高效阶段、环境低风险-资源低效阶段和环境有害-资源无效阶段.与当地常规水肥投入量相比,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化肥减量、降低灌溉量、施用生物炭或秸秆还田都可以降低氮磷淋失量;其中化肥减量、降低灌溉可显著降低氮磷的淋失,其次是施用生物炭和秸秆.施用秸秆条件下,阻控硝态氮淋失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提高、土壤硝化势降低或反硝化势升高有关.此外,需要关注褐土区粮果复合系统中土壤氮磷淋溶的环境效应、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溯源等问题.

分类号: S145.6

  • 相关文献

[1]玉米生物炭和改性炭对土壤无机氮磷淋失影响的研究. 王静,付伟章,葛晓红,郑书联,薄录吉. 2018

[2]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模拟土柱氮磷淋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3]黑土区农田氮磷淋溶消减措施. 张伟,王睿,李思琪,鲁彩艳,解宏图,隋跃宇,张秀芝. 2021

[4]旱田土壤氮淋失阻控措施研究进展. 付时丰,许莹,牛世伟,杜立宇,蒋明翰,郭昆,孙良杰. 2020

[5]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露天菜地氮素淋溶的影响. 杨荣全,曹飞,李迎春,郑益旻,马芬,张毅功,彭正萍,郭李萍. 2020

[6]苏州市蔬菜地土壤盐分积累现状及离子组成特征. 王海候,黄俏丽,陆长婴,沈明星,施林林,吴彤东. 2013

[7]氮肥减施及双氰胺施用对滇池北岸蔬菜地土壤氮素流失影响. 张瑞杰,林国林,胡正义,逄玉万,殷小锋,吴永红. 2008

[8]苏州市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现状与特征分析.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张强,陈凤生,施林林. 2009

[9]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导水性能及影响因素. 蔡彦明,沃飞,方堃,刘凤枝. 2009

[10]天津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水分特征对比研究. 沃飞,蔡彦明,方堃,田颖,周炼川. 2009

[11]天津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蔡彦明,沃飞,方堃,师荣光. 2011

[12]浙江省义乌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评价. 李超英,计小江,毛红瑞,周维明,吴春艳. 2013

[13]北京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年际差异分析与评价. 孙江,张国光,董文光,韩平,陆安祥. 2011

[14]猪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查. 王小骊,赵钰燕,陈海英,毛红瑞,楼云君. 2015

[1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制定与健康风险评估. 王诚曦,王济,蔡雄飞,余跃. 2009

[16]农药对农田土壤的污染及防治技术. 米长虹,黄士忠,王继军,李建农,崔海东. 2000

[17]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 翟洋洋,程云湘,常生华,侯扶江. 2015

[18]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识别研究. 杜瑞英,文典,赵沛华,邓腾灏博,彭立钧,王富华. 2017

[19]基于GIS和地统计的伊犁州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李娜,陈署晃,赖宁,李永福,耿庆龙. 2019

[20]黄河三角洲石油开采区盐渍化农田土壤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源解析. 邱慧,刘月仙,解小凡,张萌,王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