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稻田磷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静
作者: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丁树文;孟超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磷;秸秆还田;径流流失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13 期
页码: 5761-57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稻田磷素径流损失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探索减少径流损失、提高巢湖水质的有效耕作措施。[方法]以巢湖流域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位观测试验结合室内分析的研究方法。[结果]径流液TP含量为0.087~0.495 mg/L。PP是稻田P素随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约占TP的40%~70%。秸秆还田能够降低水稻生育前期径流液TP、DP和PP的浓度,减少P素径流流失风险。在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T),2008和2009年稻季P素径流流失负荷分别为222.76和297.17 g/hm2,P肥表观流失率分别为0.68%和0.91%,平均为0.79%。与CT相比,秸秆还田处理(CTS)P素径流流失负荷分别减少了5.13%和18.98%,平均为12.05%。[结论]秸秆还田作为源头控制稻田磷素流失的较好措施可以在巢湖流域使用。
分类号: S141.4`S153.6
- 相关文献
[1]沼液与有机肥配施对稻田磷、钾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周炜,王子臣,宗焦,王国栋,盛婧. 2020
[2]习惯施肥对菜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曾招兵,李盟军,姚建武,余丹妮,罗英健,艾绍英. 2012
[3]施用猪粪有机肥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郭智,周炜,陈留根,郑建初. 2013
[4]不同规格生态沟渠对排水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研究. 刘福兴,王俊力,付子轼. 2019
[5]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不同形态氮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 2014
[6]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刘学彤,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 2021
[7]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及水土的影响研究. 韩瑞芸,陈哲,杨世琦. 2016
[8]不同小麦品种及秸秆处置方式对农田磷素平衡的影响.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刘红江,王鑫. 2016
[9]稻秸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郭智,周炜,陈留根,郑建初. 2011
[10]玉米秸秆还田及施磷量对黑土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孙毅民. 2021
[11]沼液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氮损失风险的研究. 周炜,孙国峰,王鑫,童红玉,盛婧. 2019
[12]广东典型稻田系统磷素径流流失特征. 宁建凤,姚建武,艾绍英,李盟军,余丹妮,王思源,罗英健. 2018
[1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宁建凤,徐培智,杨少海,邹献中,罗文贱,陈勇,孙丽丽,魏岚,巫金龙. 2011
[14]橡胶园砖红壤中磷和钾素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华元刚,潘长兵,贝美容,茶正早,罗微,林钊沐. 2012
[15]DMPP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流失潜能的影响. 俞巧钢,陈英旭. 2010
[16]重庆市江津区团结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研究. 曹生宪,林芝西. 2016
[17]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对策I.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成因. 任军,边秀芝,郭金瑞,闫孝贡,刘钊剑,朱孝玉,郑中和,杨世清. 2010
[18]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 刘凤枝,沃飞,郑向群,师荣光. 2008
[19]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黄东风,王果,陈超. 2006
[20]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陈超,黄东风,邱孝煊,李卫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全球苹果相关农药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尚愉涵;崔浩;单文宠;王静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苹果相关农药;VOSviewer分析;Web of Science
-
花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作者:张夏;景丽;上官彩霞;孟瑶;王静
关键词:花生产业;“三链协同”;河南
-
基于Ecopath模型的增殖放流对南朗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冯瑞玉;陶峰;郭禹;秦传新;孙金辉;吴一桂;王静
关键词:Ecopath模型;增殖放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生态容纳量;南朗水域
-
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作者:王静;朱猛;赵鹏;朱晓亚;张强强;于永超;刘明;靳容;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有机物料;净初级生产力;土壤呼吸;碳排放效率
-
徐紫薯8号优选栽插密度与氮钾施肥方案研究
作者:刘明;靳容;于永超;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唐忠厚
关键词:紫薯;密度;氮钾配比;产量;品质
-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王静;谢鹏远;周菲;佟博通;狄成乾;黄绪堂;马军;王文军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品种选育;龙食葵8号;栽培技术
-
2004-2022年徐州地区气候因子及小麦区域试验品系性状演变分析
作者:刘立伟;刘静;王静;易媛;朱雪成;张娜;张会云;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
关键词:小麦;淮北地区;气候;区域试验;农艺性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