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资源蛋白质组分及其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鞠鑫月
作者: 鞠鑫月;朱子业;马兆惠;程海涛;王先俱;吕文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米;蛋白质组分;稻米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43-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适应辽宁省熟期且外观与加工品质符合育种目标的92份特异性粳稻资源为试材,分析其蛋白质组分与淀粉组分含量变异特点,以及这些组分与其他胚乳性状的关系.继而选择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高、回冷值低的16份材料作为食味优良材料,进一步研究了蛋白组分、淀粉组分与稻米食味的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粳稻资源在蛋白质组分和淀粉组分变异丰富.其中,清蛋白含量高的品种AAC和Fb3较低,而Fa和Fb1+Fb2较高.清蛋白与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回冷值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对于优良食味品种,谷蛋白含量与食味值、外观、黏度、平衡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硬度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发现,所研究的品种资源中,存在丰富的蛋白质组分及淀粉成分变异,且清蛋白对优良食味有促进作用,而谷蛋白含量则可能增加米饭硬度,降低米饭平衡度,从而劣化米饭食味.此外,崩解值和回冷值可作为预测米饭食味品质的有效指标.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第一讲 优质稻米概念及其评价. . 1999
[2]低温对青海高原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蛋白组分的影响. 叶景秀. 2012
[3]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丰明,马少康,杨桂霞. 2010
[4]灌浆成熟期气候因素对早籼稻米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 黄英金,漆映雪,刘宜柏,陈大洲. 2002
[5]对部分高蛋白高油玉米种质的深入评价. 刘世民,贺微仙,薛淑敏,李燕. 1996
[6]施氮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黑粒小麦灌浆期氮素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郭明明,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6
[7]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地域性表现. 王银银,张保军,强小林,杨文平. 2001
[8]新疆稻穗麦籽粒蛋白质生化分析. 活泼,田新玲,文如镜,张慧,王燕凌,王佩芝. 1989
[9]不同花生品种籽仁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分分析. 戴良香,张岱,闫彩霞,陈静,张智猛. 2011
[10]两蜂种王浆蛋白质组分比较分析. 国占宝,房宇,李建科. 2009
[11]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中筋冬小麦蛋白质组分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闫翠萍,ZHANG Yong-qing,张定一,DANG Jian-you. 2008
[12]粳稻粒位间蛋白质及其组分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13]马铃薯离体块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及其与蛋白质组分的关系. 王大勇,连勇,朱德蔚. 2001
[14]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氮素分配和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郭明明,亓振. 2015
[15]水稻穗不同粒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比较.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4
[16]肥水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王雨. 2017
[17]0℃贮藏南美白对虾部分含氮相关物的变化. 朱金虎,黄卉,李来好,杨贤庆. 2011
[18]豫芝11号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变化规律. 韩亚飞,汪学德,郑永战,梅鸿献,魏安池,刘艳阳. 2018
[19]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刘利华,杨玉双,李振华,周双月,郭庆侠,刘月洁. 2007
[20]灰飞虱唾液鞘形态及其蛋白质组分鉴定. 戚良轩,徐晴玉,李晶,鞠佳菲,孙洋,方继朝,纪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北方杂交粳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作者:李小婉;王先俱;商文奇
关键词:杂交粳稻;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分析
-
早花时高异交结实率滇型不育系粳216A的选育
作者:吕桂兰;马秀芳;庞秀;商文奇;李睿;李小婉;王铮;张忠旭;王先俱
关键词:滇型不育系;粳216A;选育
-
水稻典败型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ap90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作者:陈驰;陈代波;孙志豪;彭泽群;Adil Abbas;贺登美;张迎信;程海涛;于萍;马兆慧;宋建;曹立勇;程式华;孙廉平;占小登;吕文彦
关键词:水稻;隐性核雄性不育;ap90;Mut-Map;表达模式分析
-
育秧基质和喷水间隔处理对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睿;董立强;商文奇;马亮;王先俱;王铮;李跃东
关键词:育苗基质;水分管理;秧苗素质;叶绿素荧光;产量
-
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粳优653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商文奇;王先俱;马秀芳;吕桂兰;李睿;庞秀;李跃东
关键词:杂交粳稻;粳优653;制种技术
-
杂交粳稻新组合粳优586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庞秀;商文奇;丁芬;姜伟;程远星;王先俱
关键词:杂交粳稻;粳优586;选育;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
置床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秧盘附土量的影响
作者:李睿;李跃东;董立强;商文奇;王先俱;王铮;徐凯;丁世新
关键词:水稻;秧苗素质;秧盘附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