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皮果实和叶片挥发油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覃振师

作者: 覃振师;贺鹏;王文林;张涛;宋海云;谭秋锦;汤秀华;许鹏;黄锡云;郑树芳;何铣扬;陈海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黄皮;果实;叶片;化学成分;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1665-16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考察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含果肉和果皮)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以挖掘山黄皮桂研15号的利用价值,为山黄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黄皮果实和叶片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分别鉴定各化学组分;经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中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28种、醇类4种、醛类6种、酮类2种、酯类4种、碳氢化合物类6种、醚类5种。从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31和34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76.97%、95.11%和83.85%。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单萜类化合物β-蒎烯、月桂烯和萜品油烯。因此,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类化合物)和醚类化合物为主。【结论】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独特的挥发油成分。综合成本因素,山黄皮桂研15号叶片挥发油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分类号: S666.6

  • 相关文献

[1]3个杏品种果实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王少敏,王家喜,魏树伟. 2007

[2]白木香花和果实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梅文莉,林峰,戴好富. 2009

[3]高良姜花和果实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英文). 翟红莉,王辉,刘寿柏,曾艳波,董文化,蔡真金,梅文莉,戴好富. 2013

[4]黄牛木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祝年,李晓霞,王建荣,王茂媛. 2010

[5]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吕都,刘嘉,刘辉,王辉,李俊,刘永翔. 2016

[6]紫芝超细粉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朱金荣. 2007

[7]土荆芥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肖建平,陈体强. 2010

[8]陕北产连翘花挥发油的提取与GC-MS分析. 田锐,李,陈炳旭. 2011

[9]羌活挥发油研究进展. 张东佳,彭云霞,魏莉霞,王国祥,蔺海明,孙裕,张海静. 2018

[10]陈皮组成成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尚科,李跑,杜国荣,丁胜华,单杨,蒋立文,刘霞. 2019

[11]荸荠杨梅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刘涛,龙本文,罗欢,金吉芬,解璞,彭志军. 2014

[12]不同果型益智果实挥发油GC-MS分析. 晏小霞,邱燕连,王茂媛,王清隆,王祝年. 2020

[13]益智果实干燥前后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晏小霞,邱燕连,王茂媛,王清隆,王祝年. 2020

[14]红厚壳挥发油化学成分. 梅文莉,曾艳波,戴好富,郑学勤. 2006

[15]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I). 吴锦忠,陈体强,秦路平. 2008

[16]西藏杜鹃挥发油化学成分测定分析. 四朗玉珍,色珠,佘永新,拉巴次旦,吴金措姆. 2017

[17]两种土壤栽培下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羊青,晏小霞,王祝年,王茂媛,王建荣,王清隆. 2015

[18]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刘义宁,易骏,陈体强. 2009

[19]益智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陈新,刘晓静,吴娇,戴好富,王文泉. 2010

[20]刚果12号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王真辉,陈秋波,刘小香,谢龙莲,安锋.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