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小平
作者: 李小平;刘培斌;潘荣光;许国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摘除病叶鞘;多菌灵;防治适期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426-427
摘要: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为防治药剂,进行不同防治时期、次数和其他处理,研究其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最好的为拔节期摘除病叶鞘并施药,其次为拔节期剥病叶鞘不施药,最差的是灌浆期施药。防治的适期应掌握在拔节期,摘除病叶鞘并施药。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2]基于RIL群体的玉米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林海建,刘昌林,沈亚欧,兰海,潘光堂,张志明. 2013
[3]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基因定位. 赵茂俊,张志明,张世煌,李晚忱,MARIA LUZ C.GEORGE,潘光堂. 2005
[4]四川玉米纹枯病为害与防治适期研究初报. 崔丽娜,李晓,杨晓蓉,杨天智,杨家秀. 2009
[5]抗玉米纹枯病早代材料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初步研究. 谭君,李庐江,杨克诚,杨俊品. 2010
[6]抗玉米纹枯病材料的鉴定及抗性遗传研究. 唐海涛,杨家秀,李晓,陈德全,张彪,石永刚,黄宜祥. 2005
[7]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 谭君,杨俊品,杨克诚. 2007
[8]玉米抗纹枯病QTL分子标记定位. 杨俊品,荣廷昭,谭君,邱正高. 2005
[9]玉米抗纹枯病自交系产量配合力测定. 张彪,唐海涛,杨俊品. 2011
[10]重庆地区多抗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石大章,周茂林,张孝群,蒋志成,冯定明. 2017
[11]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张洋. 2009
[1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束兆林,唐建明,周孝评,缪康,赵来成,方继朝. 2009
[13]贵州龙里越冬代稻水象甲卵巢发育进度调查. 张昌容,何永福,李鸿波,张忠民,江兆春,宋聚群. 2018
[14]赣东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性诱剂监测及防治适期研究. 黄冬华,徐雷,谢杰,范芳,周超华. 2017
[15]稻套麦田优势杂草对小麦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李慈厚,张俊喜. 2006
[16]大豆食心虫性诱剂与生物防治适期研究. 赵云彤,王克勤,范书华,邵广忠,时新瑞,王艳,解国庆,董清山. 2015
[17]甘草种子害虫防治药剂筛选实验. 钱锋利,张治科,南宁丽,杨彩霞,贺达汉,张蓉. 2009
[18]小麦蚜虫及黄矮病综合防治研究综述. 王随保,陈斌,王义,卜鸿梅. 2003
[19]吉林省粘虫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孙嵬,程志加,赫思聪,李晓光,徐长虹,张静,文松,王晓蔷,时丰敏,李春雨,周佳春,高月波,王立昌. 2019
[20]甬优12抽穗动态调查及稻曲病预防适期研究. 饶汉宗,罗华池,施通武,李阳,黄世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AI视角下梨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联合分析思路探究
作者:潘荣光;俞乐;杜贞容;沙守峰;彭秀媛;白冰;姚磊;邹德君;郭合宇
关键词:AI技术;梨;基因;表型;联合分析
-
辽宁地区东北大黑鳃金龟再度猖獗发生原因的分析
作者:赵彤华;洪玲;许国庆
关键词:东北大黑鳃金龟;猖獗;分析
-
提升辽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对策建议
作者:王瑾;潘荣光;王昕;隋国民
关键词:辽宁;粮食安全;对策建议
-
沈阳地区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种群消长动态和空间分布
作者:陈彦;王凯;钟涛;董怀玉;刘培斌
关键词:双斑长跗萤叶甲;种群消长动态;空间分布;玉米田;性比
-
大豆有翅蚜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的趋势研究
作者:赵彤华;洪玲;钟涛;徐蕾;许国庆
关键词:大豆;大豆蚜;大豆花叶病毒;传毒;流行趋势
-
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作者:刘铮;利爽;葛立群;潘荣光;符莉
关键词: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
"双减"政策期间沈阳地区农药及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演变
作者:刘铮;刘欣宇;潘荣光;葛立群
关键词:双减;粮食产量;Theil指数;弹性系数;使用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