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虫酰胺亚致死胁迫对胡瓜新小绥螨捕食效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亚迎

作者: 李亚迎;刘明秀;宋雪纯;李士家;马方芳;张开军;相栋;陈翰秋;尼玛玉珍;刘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胡瓜新小绥螨;四氯虫酰胺;亚致死效应;捕食功能反应;捕食速率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625-6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亚致死浓度四氯虫酰胺对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mans)捕食作用的影响,进而评价其对天敌捕食螨的安全性。【方法】在实验室内条件下,采用叶片残毒法和二次中毒法进行四氯虫酰胺对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毒力测定,并测定亚致死剂量(LC15、LC30)的四氯虫酰胺对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取食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 (Ehara)的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及捕食速率的影响。【结果】叶片残毒法和二次中毒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对胡瓜新小绥螨的LC50分别为400.29和3.86×10~5μg/m L。亚致死剂量的四氯虫酰胺处理下胡瓜新小绥螨对柑橘始叶螨各个螨态的功能反应类型均为Holling-Ⅱ,但其参数发生改变,其对叶螨的最大日捕食量降低,处理猎物的时间延长。此外,在亚致死剂量四氯虫酰胺胁迫下,胡瓜新小绥螨对柑橘始叶螨的捕食量和捕食速率均降低。【结论】四氯虫酰胺对胡瓜新小绥螨存在副作用,影响捕食螨的控害能力,与捕食螨联合使用时应间隔一定的安全期后再释放天敌捕食螨。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双三氟虫脲、四氯虫酰胺和氰虫酰胺残留. 崔淑华,李瑞娟,张晓梅,程刚,王宇,李正义. 2017

[2]不同方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和虫螨腈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温度系数. 安静杰,郭江龙,耿欣月,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 2024

[3]四氯虫酰胺与3种助剂混配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李维政,梁赫,秦子昕,温雪梅,何翔宇,岳磊,王冬梅,赵娜娜,路伟. 2023

[4]DSC法测定四氯虫酰胺的含量. 丛云波,王滢秀,解银萍,程春生. 2023

[5]胡瓜新小绥螨对B型烟粉虱的控制能力. 李茂海,刘丽玲,张金花,万方浩,李建平,杨念婉. 2019

[6]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英文).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7]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交互抗性研究. 陈霞,张艳璇,季洁,林坚贞,孙莉. 2013

[8]胡瓜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郑苑,田明义. 2013

[9]温度对胡瓜新小绥螨生殖力及钠钾泵α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云龙,李敦松,张敏,陈威,张古忍. 2016

[10]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11]白僵菌CQBb111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差异.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3

[12]柑橘木虱及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3

[13]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张艳璇,林涛,林坚贞,季洁,陈霞. 2012

[14]多次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橘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季洁,张艳璇,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2

[15]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王庆森,鞠晓蕾,黄建. 2014

[16]十一星瓢虫对枸杞棉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李秋荣,祁全梅,来有鹏. 2020

[17]蠋蝽对荔枝蝽一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郭义,赵灿,李君摘,李敦松. 2020

[18]转双价基因(Bt+CpTI)棉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崔金杰,雒珺瑜,王春义,李树红,李春花. 2005

[19]苜蓿盲蝽成虫对马铃薯甲虫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冯丽凯,徐强,舒敏,郭文超,王佩玲. 2016

[20]中华草蛉幼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张安盛,李丽莉,于毅,门兴元.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