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树林
作者: 于树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试验;品种评价;综合性状;灰色系统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1994 年 2 卷 02 期
页码: 6-8
摘要: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估东北地区早熟组玉米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参试的9个品种.该方法可避免局限于以前的对产量的方差分析或稳定性分析.以前分析方法主要以产量性状为品种评审分析基础.决定品种优劣除产量性状外,还有其它性状,如早熟性、抗病性、抗倒性、稳产性、品质和经济产量等.因此,评估玉米新品种应客观综合诸因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可避免对品种评估造成偏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评估中的作用. 张桂芳. 2004
[2]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祁永红. 2001
[3]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广西品种试验的综合评估. 付宪奎,冯全福. 1998
[4]玉米品种试验中宜机收指标的探讨. 冯勇,宋国栋,侯旭光. 2018
[5]玉米品种试验中采用平均值作对照的可行性探讨. 杨国航,季广德,唐世伟,王卫红,张春原. 2011
[6]近年来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的初步分析. 刘志新,常程,张书萍. 2012
[7]从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谈品种选育与推广. 刘志新,常程,张书萍,刘明霞. 2012
[8]国家玉米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更迭与发展. 杨国航,唐世伟,季广德,孙世贤. 2010
[9]玉米品种试验Excel数字化报表的建立. 冯勇,侯旭光. 2017
[10]内蒙古普通玉米品种试验现状与改进建议. 冯勇,宋国栋,王艳春. 2010
[11]江苏省早毛豆200―2001年中间试验总结. 顾和平,蒋小平. 2002
[12]6个外地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在遵义的适应性试验. 彭慧元,颜兴贵,杨盛桂,杨应忠,雷尊国. 2013
[13]花生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李韬,薛仁风,王英杰. 2018
[14]油菜区域试验的管理与实施. 王伟成. 2002
[15]雷达图分析法在烤烟品种试验中的应用. 刘魁,王元英,罗成刚,陈志强,宋志美,管恩森,刘少云,胡海洲,李世博. 2010
[16]2个云瑞品系在云南陇川旱地水田蔗区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桃联安,边芯,周清明. 2017
[17]浅析大豆种植密度对单产的影响. 陈应志,武婷婷,邱强,杨中路,程艳波,白岩. 2021
[18]2011年春季浙江东阳普通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郭勇,卢华兵,金英燕,胡贤女,石丽敏. 2012
[19]18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初级系比试验. 董云萍,龙宇宙. 2002
[20]晋麦45号(临汾7203)的选育和应用. 徐兆飞.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复混肥料“粉粒”与结块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作者:孟祥海;刘文忠;王柏成;解青松;王雅萍;于树林;师洪才;刘金和;刘萧痕;陶靚;杨宗宪;李颖;苏勇;张帅
关键词:掺混肥料;复合肥料;粉粒
-
90%除草灵清除玉米田杂草研究
作者:王祥贵;张桂芳;孙志远;于树林
关键词:玉米;杂草;90%除草灵;药效
-
水稻壮秧剂研究概况及开发前景分析
作者:张桂芳;王祥贵;于树林;孙志远
关键词:水稻;壮秧剂;农业生产
-
牡丹江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于树林
关键词:绿色食品;牡丹江市;发展策略
-
玉米单交种牡单10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作者:任海祥;吕邦民;敖君;于树林;孙殷会;邵广忠
关键词:
-
牡丹江地区常见果树的防寒
作者:于树林
关键词:
-
应用滑动均数法对玉米杂交种进行科学评估
作者:于树林;董岩;任海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