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媛

作者: 刘媛;刘贤进;余向阳;张存政;陈育如;龚振明;周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赤霉醇;人工抗原;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期刊名称: 分析科学学报

ISSN: 1006-6144

年卷期: 2006 年 01 期

页码: 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玉米赤霉醇(ZER)16-OH进行改造,设计合成了模拟玉米赤霉醇特征结构的半抗原———ZER-16-羧丙基丁醚。用混合酸酐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连接,用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的抗血清效价达1∶102 400。基于活性酯法合成的包被抗原建立了CI-ELISA检测方法,该法对玉米赤霉醇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8.39~1744.70 ng/mL,检出限为8.61 ng/mL。

分类号: S852.43`S859.84

  • 相关文献

[1]抗异丙隆多克隆抗体的研制. 李方实,孙峰,刘贤进,崔恒华. 2007

[2]玉米赤霉醇完全抗原的制备及质量鉴定. 胡骁飞,邓歌,柴书军,姚静静,孙亚宁,王方雨,邓瑞广,张改平. 2016

[3]氰戊菊酯免疫分析关键试剂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应用效果. 姜娟,李培武,张奇,张文,丁小霞,唐国林,张四奇. 2010

[4]溴氰菊酯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张献忠,李培武,张文,丁小霞,张奇,张金阳,李涛. 2008

[5]玉米赤霉烯酮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余涛,李大刚,邓宁,向军俭,宋其芳,王宏. 2012

[6]PCB77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杜瑞雪,范仲学,郭笃发,李广存,蔡利娟. 2010

[7]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的制备及鉴定. 蔡齐超,侯玉泽,邓瑞广,胡骁飞,王耀,张小帆,王方雨. 2014

[8]碳二亚胺法制备阿莫西林人工抗原及其鉴定. 刘庆堂,王磊,职爱民,滕蔓,胡骁飞,孙亚宁,宋春美,王寅彪,张改平. 2012

[9]6-苄基腺嘌呤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孟继秋,胡骁飞,王耀,邢云瑞,曹金博,陈琳琳,孙亚宁,张改平. 2021

[10]氧氟沙星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李彬彬,侯玉泽,邓瑞广,张改平,王自良. 2009

[11]松香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卞欢,仇新媛,李鹏鹏,陈琳,耿志明,王道营,徐为民. 2018

[12]头孢氨苄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赵启法,张改平,职爱民,宋春美,张晓辉,王爱萍. 2012

[13]玉米赤霉醇酶标抗原的制备及其直接和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刘媛,刘贤进,余向阳,张存政,张晓,刘蓉蓉,龚振明. 2008

[14]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玉米赤霉醇的单链抗体. 张晴晴,张晓,程罗根,刘媛,唐敏,刘贤进. 2009

[15]动物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小帆,侯玉泽,胡骁飞,蔡齐超,张改平,李兆周,李道敏. 2014

[16]基于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性制备高灵敏度玉米赤霉醇单克隆抗体. 胡骁飞,李青梅,姚静静,胡思宇,孙亚宁,邢云瑞,邓瑞广,张改平. 2020

[17]“玉米赤霉醇”在肉羊育肥中的应用效果. 李晓峰,陈明新,徐泓. 1999

[18]果蔬和谷物制品中多菌灵的免疫检测. 柳双,谢春花,王敏思,张志军,宋洋. 2019

[19]食用菌中硫酸链霉素残留的免疫快速检测. 柳双,王敏思,谢春花,周永斌,柳桃,宋洋. 2020

[20]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规模化牛场牛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陈柯佳,谢梦圆,郭宇,尚和卫,常继涛,高登军,张娜,王建龙,徐晓静.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