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原原种扩敏基地在科研开发中的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泽胜

作者: 苏泽胜;张长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原原种;繁殖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1997 年 003 卷 004 期

页码: 31

分类号: S511.032

  • 相关文献

[1]浅析马铃薯原原种繁殖的影响因素. 郝智勇. 2014

[2]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在自然冷水源条件下的提纯繁殖技术研究. 陈世建,周宾,王杰,贺美君,吴星,曾海刚,马全姿. 2015

[3]起始供食时间对稻水象甲冬后成虫繁殖、取食和存活的影响. 商晗武,程家安,蒋明星,张志涛. 2003

[4]光温互作不育系M2S冷灌繁殖技术. 董晓青,章善庆. 1999

[5]川华A繁殖保纯技术规程. 王小波,龚桥,王忠烈,董友非,蒋正伟,于小军,陈宗银. 2020

[6]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杂株类型分析及提纯技术探讨. 王际凤,黄宗洪,罗德强,陈文强,向关伦,吴宗桃. 2002

[7]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农1S海南高产繁种技术. 夏明元,李进波,万丙良,杜雪树,殷得所,查中萍,戚华雄. 2018

[8]低温敏核不育系冷水灌溉高产繁殖试验. 彭志勤,邹国兴,揭银泉,徐兰香,熊运华,尹建华. 2003

[9]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高产直播繁殖技术研究. 胡刚,刘凯,杨国才,曾汉来,陈志军,刘敏,李三和,周雷,游艾青. 2010

[10]中籼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W9593S高产繁殖技术. 杨国才,游艾青,费震江,刘凯,胡刚,董华林. 2006

[11]二化螟取食茭白和水稻后生物学特征表现的比较. 陈建明,俞晓平,郑许松,徐红星,吕仲贤,张珏锋. 2003

[12]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高产繁殖研究. 毛昌祥,刘付云光,周行,谢丽萍. 2000

[13]不同水温处理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繁殖效果的影响. 邓晓湘,唐俐,袁隆平. 2001

[14]保持和提高家蚕原原种种性的技术措施. 周顺珍,曾晓英,罗朝斌,岳宣. 2009

[15]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恢复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 张瑞茂,侯国佐. 1997

[16]国家农作物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与管理. 杨普. 2007

[17]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刘凌云,卢丽丽,包丽仙,普红梅,李燕山,杨琼芬. 2018

[18]东仓马铃薯脱毒种薯比较试验. 王芳,黄坚,严成其,程林润,沈升法,吴列洪. 2019

[19]不同基质配比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王雪洁,郝永丽,胡海波,高博,刘庆鹏,赵玉山. 2021

[20]无病毒百合'Sorbonne'试管内小鳞茎直接再生体系建立. 李雪艳,胡新颖,王伟东,白一光,杨迎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