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邵珊珊

作者: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耕作模式;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4

摘要: 为研究大豆高产高效耕作栽培模式,以绥农44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科技园区试验地进行当地传统耕作模式(春烧起垄)、原垄少免耕模式(原垄CK)、浅旋覆盖少免耕模式(地表覆秸)、碎秆翻耙耕作模式(秸秆深翻)4种耕作处理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生育期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分枝期和开花期株高、全叶重、叶柄重、茎秆重4个农艺性状秸秆深翻均高于其它3个处理;秸秆深翻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原垄CK和地表覆秸,同时春烧起垄的产量高于原垄CK9.20%,地表覆秸免耕产量最低;按经济效益排序为秸秆深翻>春烧起垄>原垄CK>地表覆秸,综上,秸秆深翻效果最好。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廉博,王雪娇,苏二虎,赵晓宇,李金龙,陈广平,贾利敏,李强. 2021

[2]增施硼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苏二虎,陈广平,赵晓宇,贾利敏,冯小慧,王雪娇. 2020

[3]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晓宇,陈广平,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鄂丽丽,唐存喜,宏迪,李强. 2024

[4]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羽,冯延江,王麒,卞景阳,曾宪楠. 2014

[5]桂闽引象草不同轮作栽培模式研究. 付薇,陈伟,韩永芬,苏生,桂永清. 2019

[6]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作谷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俊文,索全义,康文钦,冯志磊,史李萍,吕海民,南迪娜. 2021

[7]植物活性蛋白在云南旱地小麦上的应用. 刘俊,孟国忠,万丽花,黄惠,黄荣松,郜胜涛,周永琼,尹梅. 2020

[8]不同施肥类型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武新娟,金光辉,唐贵,隋冬华,张静华,吴雨蹊,宋鹏慧,张鹍. 2020

[9]缓释控肥对芋头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安,常庆涛,孙婧婧,吴薇. 2020

[10]不同种植密度对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范雅芳,陈文晋,孔庆全,贺小勇,刘剑,刘雅娜,高学峰,郭建兵,郭文绪,张国雄. 2024

[11]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2024

[12]地膜覆盖对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黄小娟,刘连军,何洪良,郭素云,何文,张秀芬,李恒锐,杨海霞. 2023

[13]不同氮磷钾处理对鹰嘴豆产量、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郝曦煜,杨涛,张俊杰,李雪,张仲鹃,武晨清,宗绪晓,冷友斌,陈博,郭来春. 2023

[14]四川棉区施氮水平对棉花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张相琼,张小军,李文均,张小红. 2011

[15]不同施肥水平对玉树芫根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延寻,尕桑,赵孟良,王鑫淼,任延靖. 2024

[16]糯红高粱-大豆间作对鲜大豆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杜勇利,周俊辉,廖霏霏,刘兴贵,熊湖,张林,殷勇,张德银. 2021

[17]控释氮肥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魏建林,崔荣宗,杨果,于淑芳,肖建军. 2011

[18]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艳洪,赵晓锋,刘玉娥,朱宝国,闫凤超. 2018

[19]红壤旱地花生//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艳,肖国滨,黄天宝,李亚贞,郑伟,肖小军,肖富良,吕伟生,叶川. 2018

[20]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大豆轮作效应研究. 丁素荣,周学超,刘迎春,魏云山,李峰,王燕春,张晓荣.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