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蝴蝶兰花梗诱导丛生芽体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丽娜

作者: 王丽娜;金勋;李泽宇;顾鑫;齐国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梗腋芽;诱导;增殖和分化;蝴蝶兰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7-20

摘要: 为提高蝴蝶兰组织培养效率,分别以幼嫩花梗和已开花蝴蝶兰花梗腋芽为外植体,采用两种消毒剂HgCl2、NaClO,3种消毒方式0.1%HgCl2,10min;10%NaClO,10min;5%NaClO,10min为处理,以VW(大量)+MS(微量、铁盐、有机)+100g·L-1马铃薯+0.1g·L-1 Ga3(PO4)2+6mg·L-16-BA+0.2mg·L-1 NAA为诱导基本培养基;VW(大量)+MS(铁盐、有机、微量)+100g·L-1马铃薯+3mg·L-16-BA+0.2mg·L-1 NAA为增殖分化培养基;1/2MS+0.1mg·L-1 NAA为生根培养基诱导丛生芽,拟建立以蝴蝶兰花梗腋芽为外植体的高效丛生芽诱导体系。结果表明:在0.1%HgCl2,10min消毒方式下,幼嫩花梗腋芽的污染率为0,丛生芽诱导率为95.6%;增殖率为216%;在生根培养基1/2MS+0.1mg·L-1 NAA上生根率为95.6%,建立了高效的蝴蝶兰幼嫩花梗腋芽诱导丛生芽。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2]蝴蝶兰快速经济有效繁殖技术的研究(英文). 王敬文,明凤,叶鸣明,董玉光,梁斌,陈龙英,沈大棱. 2004

[3]蝴蝶兰花梗节间切段的类原球茎诱导与增殖. 苏家乐,陈尚平,汤久顺,何小弟,李晓刚,姜维华. 2007

[4]蝴蝶兰无菌播种育苗技术. 刘晓青,陈尚平,李倩中. 2005

[5]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黄丹,陈和明,吕复兵. 2017

[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花芽诱导的研究. 谭巍,刘博文,张毓,王娟. 2013

[7]METTL16在鸡不同类型肌肉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肌肉功能的调控作用. 庞立川,单艳菊,刘一帆,章明,甘达峰,屠云洁,姬改革,巨晓军,束婧婷,邹剑敏. 2023

[8]Ide基因通过AKT调控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郭健康,樊自尧,牛鹏霞,刘志国,牟玉莲,张明睿,李奎,王冰源. 2020

[9]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10]贵阳地区蝴蝶兰的设施栽培及管理技术. 龙云芝,向皎,王文华. 2012

[11]蝴蝶兰Co~(60)γ辐射诱变育种初报.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曾爱平. 2008

[12]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曾爱平,林绍生,陈中林,陈义增,徐晓薇. 2004

[13]蝴蝶兰防褐化技术探讨. 姚丽娟,林绍生,徐晓薇,游聚斌,陈中林. 2004

[14]蝴蝶兰组培苗落地试验初报. 曾爱平,徐晓薇,陈义增. 2004

[15]蝴蝶兰组培快繁商品化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李炳橘. 2007

[16]文心兰、蝴蝶兰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 刘燕,李娟,祁翔,向立容,王济红. 2012

[17]蝴蝶兰新品种‘红绒’. 陈之林,吴坤林,曾宋君,郑枫,段俊. 2010

[18]蝴蝶兰离体培养不定芽高效增殖研究. 杨海芸,杨芸,吴震,王广东. 2010

[19]蝴蝶兰种胚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陈中林,游聚斌. 2004

[20]蝴蝶兰激素处理与生长状况相关性研究. 黄建,林霞,张庆良,张旭乐,杨宁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