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渣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相关微生物菌群变化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耀雄

作者: 鲁耀雄;高鹏;崔新卫;卢红玲;陈冬祥;龙世平;彭福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药渣;堆肥;菌剂;氮素转化;氮素转化微生物;腐熟进程;废弃物资源化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18 年 39 卷 03 期

页码: 527-5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促进中药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中药渣、芦苇渣和酱油渣为原材料,采用不同配比和添加有机物料腐熟菌剂进行堆肥处理,分析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氮素相关微生物菌群(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探讨不同处理堆肥前后养分变化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中药渣不同配比堆肥过程中,细菌数量最多,是放线菌和真菌至少10 000倍,细菌、氨化细菌数量变化是"高—低—高—低"走势,而自身固氮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变化是"高—低—高"走势。中药渣∶芦苇渣∶酱油渣的配比为45∶30∶25时,升温快,温度基本上维持在62℃左右,堆肥前后氮素损失率为4.0%,堆肥结束时发芽指数为74.4%;而中药渣∶酱油渣的配比为75∶25时,升温慢,氮素损失率为53.3%,堆肥结束时发芽指数仅为34.4%。中药渣中的抑菌物质影响了不同处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总数和氮素相关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导致了堆肥前后养分变化的差异。研究表明,中药渣∶芦苇渣∶酱油渣的配比为45∶30∶25时,氮素损失少,腐熟快。该研究为中药渣废弃物高温好氧快速堆肥、减少氮素损失提供参考和借鉴。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有机物料不同配比堆肥过程的差异分析. 崔新卫,龙世平,范海珊,彭福元. 2016

[2]添加羊、兔粪及稻草对猪粪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吴华山,郭德杰,马艳,常志州. 2012

[3]不同初始pH值及覆盖材料对中药渣堆肥效果的影响. 徐刚,高文瑞,王虹,李德翠,孙艳军,韩冰,史珑燕. 2015

[4]不同微生物菌剂对中药渣堆肥过程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霞,罗友进,程玥晴,谢永红. 2017

[5]木薯渣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堆肥周期研究. 侯宪文,陈炫,李勤奋,李光义. 2015

[6]鸡粪堆肥中氮转化微生物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曹喜涛,黄为一,常志州,黄红英. 2004

[7]园林废弃物堆肥红外光谱特性分析. 徐玉坤,孙向阳,栾亚宁,曲萍,姜美玲,张璐,李文玉. 2014

[8]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研究. 田阳,项娟,路垚,李妍,梁海恬,何宗均. 2020

[9]菌剂对鸡粪堆肥腐殖质含量品质的影响. 李恕艳,李吉进,张邦喜,李国学,李扬阳,李丹阳. 2016

[10]高寒地区作物秸秆低温发酵堆肥技术探析. 关法春,宗宪春,吴玉德,刘会芳. 2019

[11]不同菌剂在鸡粪堆肥中的应用效果. 刘东海,李双来,乔艳,陈云峰,胡诚,江先钰. 2015

[12]添加菌剂对葡萄冬季修剪废弃物堆肥效果及酶活性的影响. 商佳胤,李凯,王丹,张鹤. 2022

[13]生物炭复合菌剂促进堆肥腐熟及氮磷保留. 李荣华,涂志能,Ali Amjad,靳欣迪,李松龄,赵旭博. 2020

[14]不同促腐菌剂对有机废弃物堆肥效果的研究. 崔新卫,龙世平,范海珊,边文亮,陈山,彭福元. 2017

[15]金针菇菌渣堆肥生产有机肥的研究. 张云飞,郭旭晶,代莉蓉,邓宇. 2015

[16]发酵菌剂接种量对堆肥理化性质和有关酶活的影响. 胡红伟,李吕木,钱坤,徐年军,朱宏斌. 2013

[17]双孢蘑菇菌渣堆肥及其肥效的研究. 胡清秀,卫智涛,王洪媛. 2011

[18]添加不同菌剂对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抗生素降解的影响(英文). 高鹏,向铁军,张鸿,鲁耀雄,崔新卫,彭福元,卢红玲,马世铭. 2023

[19]基于Meta分析研究菌剂添加对堆肥产品中氮含量的影响. 王越,丁晓艳,王博,薛衔乐,苟洪城,蒋正波,魏雨泉,丁国春,李季. 2024

[20]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土壤氮矿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学霞,董世魁,高清竹,张勇,胡国铮,罗文蓉.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