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褪黑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杰
作者: 张杰;顾红;程大伟;张威远;郭西智;张洋;陈锦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褪黑素;植物;功能;综述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39-48
摘要: 褪黑素作为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能够增强植物应对干旱、寒冷、盐等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就褪黑素的合成、含量、功能进行了综述,以推动作为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褪黑素在农业中的应用。
分类号: Q945`Q946
- 相关文献
[1]植物中褪黑素的硏究进展. 赵燕,王东华,赵嚷阳. 2014
[2]植物中褪黑素的研究进展. 赵燕,王东华,赵曦阳. 2014
[3]植物bZIP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杨颖,高世庆,唐益苗,冶晓芳,王永波,刘美英,赵昌平. 2009
[4]植物蛋白激酶CK2的调控与功能研究进展. 李臻,刘炜. 2009
[5]植物小G蛋白基因ROP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孙佩光,苗红霞,徐碧玉,金志强. 2013
[6]植物Do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研究进展. 张雪,尹悦佳,范贝,李慧杰,费小钰,崔喜艳. 2016
[7]植物叶表皮蜡质的生物学功能. 顾俊,王飞,张鹏,胡梁斌,徐朗莱. 2007
[8]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应答中的功能. 程远,姚祝平,阮美颖,李志邈,叶青静,王荣青,周国治,杨悦俭,万红建. 2016
[9]植物14-3-3蛋白的功能及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刘凡,李美英,徐碧玉. 2008
[10]植物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刘迪林,赵普艳. 2013
[11]2000年以来国内茶馆研究综述. 顾胜楠,吴昊. 2017
[12]尾连蛋白TIP47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吴华莉,王惠影,龚绍明,刘毅,汤琳琳,何大乾. 2012
[13]植物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刘峰,梁成亮,冯文鹏,张帆,邹学校. 2018
[14]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 姜珊,李衍素,王娟娟,贺超兴,于贤昌,王君. 2021
[15]镉稳定同位素在土壤-植物体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刘璐,詹庆才,陈希,杨斌,彭伟正. 2019
[16]干旱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康林玉,刘周斌,吕俊恒,刘宇华,邹学校. 2017
[17]2n配子在植物育种和种质创新中利用的研究进展. 张新忠,闫立英,刘国俭,赵永波,常瑞丰. 2003
[18]植物BAG蛋白家族的结构及其功能特征综述. 谢玲玲,欧阳娴,张亚利,戴雄泽,刘峰. 2016
[19]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仕翔,黄益宗,罗泽娇,黄永春,保琼莉,王培培,袁彪,李文华. 2016
[20]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强,彭彦,吴天昊,张秀丽,董家瑜,毛毕刚,赵炳然.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水氮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杰;王猛;陈丹丹;张建涛;李国强
关键词:
-
抗菌肽对断奶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作者:刁慧;张晶;汤文杰;晏家友;周梦佳;黄崇波;李书伟;张杰
关键词:抗菌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抗氧化能力;抗应激;断奶肉兔
-
江西食用豆种质资源调查分析与优异资源筛选
作者:辛佳佳;张南峰;涂玉琴;张洋;关峰;汤洁
关键词:食用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优异种质
-
蔬菜中啶虫脒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刘蓓蓓;吕军;张杰;刘广洋;翟荣启;陈鸽;徐东辉
关键词:啶虫脒;蔬菜;免疫分析方法;农药残留;LC-MS/MS
-
中国油茶增产格局及其贡献因素分析
作者:严茂林;郭丹;周晓亮;刘自搏;张洋
关键词:油茶;增产;LMDI模型;贡献因素
-
茎用莴苣(莴笋)新品种绵高青1号的选育
作者:李家慧;徐冬梅;文静;张杰;黄海涛;王治斌;牛义松
关键词:茎用莴苣(莴笋);绵高青1号;三青类型
-
新育成籼粳稻杂交F2代不分离品种及其与不育系杂交组合的综合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包灵丰;江青山;张英;赵德明;贺兵;陈家彬;张杰;廖宗永;姜方洪;王峰;韩冬;李恒进;邬相宏
关键词:籼粳稻杂交;杂交F2代不分离;早世代稳定;高效育种;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