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毒死蜱的含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士强
作者: 陶士强;吴福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药;毒死蜱;近红外光谱技术;偏最小二乘法
期刊名称: 中国蚕业
ISSN: 1007-0982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6-9
摘要: 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溶液中微量的毒死蜱含量的测定试验。配制39个质量浓度为0.005 0、0.007 5、0.010 0……0.100 0 mg/kg的毒死蜱溶液样品,依2∶1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其中26个毒死蜱溶液样品作为校正集,13个毒死蜱溶液样品作为预测集,校正集样品浓度为0.005 0、0.007 5、0.012 5、0.015 0……0.095 0、0.100 0 mg/kg,预测集样品浓度为0.010 0、0.017 5、0.025 0……0.097 5 mg/kg。选取1 100~1 500 nm波长范围的光谱,用二阶导数(2nd-der)结合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方法进行预处理,采用主因子数8进行建模,在波长为1 100~1 500 nm时得到了校正集(留一交叉验证法)相关系数R2为0.996 1,预测集相关系数R2为0.993 9,校正标准差为0.001 76 mg/kg,预测标准差为0.002 40 mg/kg的结果。在检测模型中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溶液中毒死蜱的含量。
分类号: O657.33`TQ453
- 相关文献
[1]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测定玉米粉碎粒度的研究. 王海东,秦玉昌,吕小文,李军国. 2008
[2]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遗传算法的安溪铁观音品质评价. 夏金梅,孙威江,林涛,游泳,曾兆华,王冰玉. 2016
[3]人参产品中总皂苷、水分、灰分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研究. 张瑞,曲正义,张浩,闫梅霞,赵景辉,王英平. 2015
[4]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贵州红薯粉丝中薯粉含量. 潘牧,吕都,刘辉,石义权,刘永翔,黄珊,袁再敏,李俊. 2022
[5]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文山三七品质指标. 彭海洋,姜子烨,巫忠东,刘宏程,林涛,顾颖. 2023
[6]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毒死蜱农药残留量检测. 张晓,蒋霞,张楠楠,石鲁珍. 2018
[7]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8]近红外光谱技术辅助选择水稻食味品质育种简. 刘凯,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 2016
[9]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掺假生鲜乳识别平台的研发. 张鑫,顾欣,倪力军,张立国,韩奕奕. 2012
[10]番茄营养元素供应的光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王成,赵春江,乔晓军,侯瑞锋. 2008
[11]山东省主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高居荣,彭莉,王秀芹,孙智英,封德顺,李兴锋,王洪刚. 2008
[12]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食同源品质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李家磊,管立军,王崑仑,高扬,张志宏,严松,卢淑雯,谢学军. 2018
[13]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天然牧草营养成分. 刘哲,王玉琴,薛树媛,金海,李元晓,王建平,李发弟,张盼盼. 2018
[14]采用近红外光谱进行采后苹果品种及货架期定性判别. 张鹏,陈帅帅,李江阔,李博强,徐勇. 2019
[15]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转Bt基因水稻种子及其亲本快速鉴别方法. 林萍,高明清,陈永明. 2019
[16]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苦荞面条中荞粉含量. 李俊,卢扬,吕都,赵刚,向达兵,刘辉,刘嘉. 2019
[17]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育后期苹果内部品质检测. 王转卫,迟茜,郭文川,赵春江. 2018
[18]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分析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 王新基,郭涛,潘发明,李飞. 2021
[19]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小麦品质的应用研究. 高居荣,樊广华,李圣福,李兴锋,封德顺. 2009
[20]冷藏过程中樱桃果实脆度的近红外检测研究. 罗枫,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几种不同药剂对桑椹菌核病防治效果之初探
作者:杨明方;盛晟;吴福安
关键词:桑椹;菌核病;生物制剂;化学药剂;防治效果
-
植物转录因子HD-Zip基因家族参与逆境胁迫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少;唐翠明;戴凡炜;王振江;冀宪领;吴福安;罗国庆
关键词:HD-Zip;转录因子;逆境胁迫;抗旱;抗盐;抗低温
-
冠菌素对桑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丹丹;王超;刘兆欣;盛晟;王俊;张健;吴福安
关键词:桑悬浮细胞;冠菌素;黄酮;总酚;1-脱氧野尻霉素;超氧化物歧化酶
-
蜂胶渣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活性鉴定
作者:许晏;宋文淼;朱丹;张东阳;盛晟;王俊;吴福安
关键词:蜂胶渣;乙醇提取物;咖啡酸类衍生物;抑菌活性;青枯劳尔氏菌
-
蚕蛹油原料用化学酶法联产制备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的试验
作者:孟祥云;刘曦;葛立刚;朱长通;盛晟;庄愉;吴福安;王俊
关键词:蚕蛹油;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咖啡酸单甘酯;化学酶法;联产工艺
-
应用MATLAB计算昆虫生命表矩阵模型
作者:陶士强;吴福安
关键词:内禀增长率;MATLAB;矩阵模型
-
用脱脂蚕蛹水解物作氮源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的发酵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兆欣;汪波;刘志翔;盛晟;陈忠立;王俊;吴福安
关键词:脱脂蚕蛹水解物;二十二碳六烯酸;裂殖壶菌;氮源;发酵工艺;发酵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