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莲子草在不同生境中氮素迁移和表型可塑性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成成

作者: 黄成成;张瑞海;付卫东;宋振;柏超;王然;张国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15N同位素;元素迁移;表型可塑性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663-6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克隆繁殖性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在不同生境下的生长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利用15N同位素标定技术评估空心莲子草在陆生(Ⅰ)、湿生(Ⅱ)、水生(Ⅲ)3种不同生境相互转换中的氮素迁移效率,并对不同生境中的空心莲子草生物量分配和表型可塑性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中,空心莲子草氮素迁移量和各构件的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氮素迁移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生境体现为Ⅱ>Ⅲ>Ⅰ;Ⅱ较Ⅲ平均增长23.32%,较Ⅰ平均增长54.49%。空心莲子草植株总生物量Ⅱ最大,Ⅰ最小。地下生物量投资与生境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体现为Ⅰ>Ⅱ>Ⅲ,茎生物量投资比叶生物量投资平均高15.57%。在不同生境中,空心莲子草株高和茎节长度均体现为Ⅱ>Ⅲ>Ⅰ,陆生、湿生、水生3种不同生境的母株处理下,Ⅱ株高分别较Ⅲ和Ⅰ增长39%、189%,52%、116%,56%、127%;茎节长度分别增长36%、150%,63%、117%,57%、94%。空心莲子草在不同生境下的氮素迁移量、各构件的生物量以及分配格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显示了其在湿生生境下具备更强的氮素迁移利用、表型可塑性和对异质环境的适应能力,揭示了克隆繁殖植物空心莲子草在湿地生境中具有更强的入侵性。该研究可为空心莲子草防控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空心莲子草在我国的适应性及入侵机制. 翁伯琦,林嵩,王义祥. 2006

[2]海底熔岩风化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鄢全树,张平阳,石学法,张海桃. 2017

[3]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去向研究. 陈义,吴春艳,唐旭,杨生茂,王家玉. 2010

[4]有机无机复配肥氮肥利用率的~(15)N生物示踪研究. 姜丽娜,符建荣,马军伟,叶静,林成远. 2005

[5]~(15)N测定甘蔗生物固氮能力研究. 杨荣仲,谭裕模,桂意云,谭芳,李杨瑞. 2008

[6]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王飞,林诚,林新坚,何春梅,李清华,李昱,黄功标,钟少杰. 2014

[7]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林伟,李玉中,李昱佳,周晚来,张冬冬,戚智勇. 2020

[8]几种新型有机肥对菜用毛豆产量、品质及化肥氮利用率的影响. 叶静,安藤丰,符建荣,佐佐木由佳,角田宪一. 2008

[9]~(15)N标记肥去向及平衡状况. 李玉中,祝廷成,李建东. 2002

[10]不同有机肥对土壤中的氮素矿化及对化肥氮固持的影响. 叶静,安藤丰,符建荣,佐佐木由佳,角田宪一. 2008

[11]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玉米苞叶和籽粒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李昕,蔡泉,郭晓明,李树军,李云龙,李思楠,殷跃,王港庆,张建国. 2021

[12]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 张丽,袁明龙. 2017

[13]种植密度对夏谷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李君霞,代书桃,陈宇翔,朱灿灿,秦娜,宋迎辉,王春义,芮战许,梁秋芳. 2020

[14]表型可塑性与外来入侵植物的适应性. 万方浩,谢丙炎,郭建英. 2009

[15]松嫩平原异质生境芦苇种群叶片的表型可塑性. 严德福,杨允菲,赵明清. 2012

[16]高寒草甸高原早熟禾个体性状对放牧与围封的响应. 石红霄,侯向阳,师尚礼,吴新宏,杨婷婷,李鹏. 2016

[17]母体放牧历史对羊草后代功能性状的影响. 杜海霞,安景源,李元恒,李西良,周泽东,马晖玲. 2023

[18]不同物种和种植比例对小子虉草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的影响. 徐高峰,张云,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 2013

[19]寄生蜂低温贮藏研究进展. 赵静,王甦,郭晓军,高希武,张帆. 2014

[20]草甸草原羊草茎叶功能性状对长期过度放牧的可塑性响应. 李西良,侯向阳,吴新宏,萨茹拉,纪磊,陈海军,刘志英,丁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