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果肉单体酚和总酚含量评价桃果实抗氧化能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斌斌
作者: 张斌斌;沈志军;马瑞娟;姜航;严娟;俞明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酚类物质;抗氧化评价;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931-9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利用果实酚类物质组分含量评价桃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以12个红肉桃、7个白肉桃和4个黄肉桃品种成熟期果实为试材,分析果肉单体酚和总酚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桃各品种具有较高的表儿茶素和总酚含量。在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将8个酚含量指标概括成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即主成分),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求得各综合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结合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值并对各品种果肉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排序,发现红肉桃中的‘北京一线红’综合评价值最高,同时红肉类型排序靠前,多数白肉、黄肉类型排序靠后,与聚类分析结果较一致。试验结果表明桃果实抗氧化能力与肉色密切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结合单体酚、总酚含量可综合评价不同肉色桃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对桃果实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排序依次为新绿原酸、总酚、表儿茶素、阿魏酸、绿原酸、芦丁、儿茶素、槲皮素。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20种党参种质综合品质评价. 肖淑贤,侯沁文,蔡子平,蔺海明,胡利峰,李飞鹤,王玉龙,赵艳. 2021
[2]不同统计方法对豆科牧草种质资源适应性评价的比较. 姚庆群,白昌军,王文强,陈志权,虞道耿,刘国道. 2009
[3]干旱对高羊茅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赵丽丽,吴佳海,陈莹,杨春燕,卢丽娜. 2015
[4]高温胁迫下百脉根生理生化响应及耐热性评价. 赵丽丽,王普昶,陈超,马林. 2013
[5]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苦瓜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陈世国,谢景,李育军. 2012
[6]花生耐盐性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慈敦伟,丁红,张智猛,宋文武,戴良香,符方平,康涛. 2013
[7]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 石永红,万里强,刘建宁,王运琦,郭锐,吴欣明,李向林. 2010
[8]玉簪抗旱性隶属函数及主成分分析. 付宝春,薄伟. 2014
[9]甘薯种质资源盆栽保存基质的筛选与评价. 姚肖健,张雄坚,姚祝芳,罗忠霞,王章英,黄立飞,房伯平,杨义伶. 2022
[10]11份益母草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评价与鉴定. 孟晨,鲁雪莉,宋亦汝,张成省,李义强,项海芹,徐宗昌. 2024
[11]不同砧穗组合嫁接对马铃薯抗寒性的影响. 刘国敏,谢振兴,覃维治,郑虚,廖玉娇,韦荣昌. 2023
[12]新疆引进北方大豆种质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吴玉成,田蕊,时晓磊,韩岱,刘兵强,丁孙磊,山其米克,严勇亮. 2024
[13]8种柑桔砧木种质耐酸碱性评价. 农江飞,李青萍,杨翼飞,刘晓纳,曾明,赵晓春,朱世平. 2018
[14]火龙果种质资源的耐寒性综合评价. 高国丽,张冰雪,乔光,刘涛,彭志军,王彬,蔡永强,文晓鹏. 2014
[15]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耐镉性分析及耐镉材料筛选. 张锦芳,柴靓,崔成,蒋俊,李浩杰,薛晓斌,蒋梁材. 2018
[16]重庆地区晚熟中稻直播品种萌芽期耐淹能力鉴定研究. 杨小艳,张巫军,段秀建,雷开荣,唐永群,李经勇,姚雄. 2023
[17]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和青贮品质的综合评价. 李淑君,袁亮,祁志云,杨华,付忠军. 2023
[18]不同基因型谷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王小艳,于国红,张盼盼,李明哲,郝洪波,白佳华. 2024
[19]不同马铃薯品种(品系)耐盐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于国红,刘朋程,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郭安强. 2022
[20]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于国红,刘朋程,李磊,李明哲,崔海英,郝洪波,郭安强.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酸枣新品种-长丰
作者:张海旺;俞明亮
关键词:
-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的桃果实衰老软化过程差异代谢物筛选与鉴定
作者:郭绍雷;许建兰;张斌斌;张妤艳;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关键词:桃果实;衰老软化;代谢组;差异代谢物
-
桃苗圃适用除草剂的筛选、混配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郭磊;黄晨艳;宋宏峰;沈志军;张斌斌;马瑞娟;孙朦;何鑫;俞明亮
关键词:精喹禾灵;二氯喹啉酸;桃苗;除草剂;综合评价
-
低需冷量桃新品种-南桂桃1号
作者:马瑞娟;俞明亮
关键词:
-
中国桃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作者:俞明亮
关键词:桃;新品种;选育
-
桃内酯芳香物质合成相关的环氧化物水解酶候选基因的鉴别
作者:张圆圆;刘文敬;张斌斌;马瑞娟;俞明亮
关键词:桃;内酯芳香物质;环氧化物水解酶
-
植物中绿原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宿子文;蔡志翔;孙朦;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严娟
关键词:绿原酸;生物活性;生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