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桂花树"生态茶园种植新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声传
作者: 刘声传;王国华;郭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一桂花树";生态茶园;种植技术;效率
期刊名称: 贵州茶叶
ISSN: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001 期
页码: 31
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贵州省凤冈县田坝村"茶一桂花树"生态茶园种植技术:先栽茶,一年后栽桂花树,选择基径约1cm、高50-60cm的桂花树苗,按双行双栽或单行双栽方法每667.7m.种植约160株.4至5年后逐步移栽多数桂花树,保持茶园遮阴率30%-35%.该技术已在当地大面积推广,一定程度提高了茶园综合效率.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大豆GmTIP1;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大勇,胡国民,易金鑫,许玲,AliZULFIQAR,刘晓庆,袁玲玲,徐照龙,何晓兰,黄益洪,马鸿翔. 2013
[2]论我国棉花质量现状(续二). 项时康,项时康,余楠,胡育昌,唐淑荣,熊宗伟,杨伟华. 1999
[3]警惕异性纤维污染原棉. 侯爱玲,熊宗伟,冯世禄,项时康,鄂芳敏,刘成河,吴湘敏. 1998
[4]迎接新世纪 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1)——在中国棉花学会2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夏敬源. 1999
[5]棉花标准改革的新进展. 熊宗伟. 2004
[6]论科学种棉规范. 马家璋. 1980
[7]人工智能:棉花专业的专家系统. 乔海清. 1989
[8]人工种子的研究与开发. 张宝红,丰嵘. 1992
[9]利用毛棉培育棉花抗虫品种. 李秀兰,胡绍安. 1983
[10]利用胚珠培养技术培育棉属种间杂种. 胡绍安. 1982
[11]北方棉区麦茬棉花栽培技术. 陆绪华. 1980
[12]印度杂交棉的研究进展与杂交种子生产技术(续). 邢以华. 1987
[13]双价转基因抗虫、丰产、抗病夏棉新品种. 范术丽. 2008
[14]古代“吉贝”和“白叠”应属不同棉种的初见. 汪若海. 1989
[15]国内外棉花蕾铃脱落研究动态和认识. 梅方权. 1978
[16]国外引进陆地棉种质资源的研究. 项显林,陈建华. 1980
[17]棉花种子短期贮藏发芽与休眠变化的研究. 周大云,许红霞,杨伟华,王延琴,冯新爱. 2007
[18]2005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纤维品质测试与分析. 唐淑荣. 2006
[19]中棉所63在江西彭泽棉船镇的超高产栽培技术. 王卫波,唐宏达,薛中立,黄兴中. 2010
[20]河北省冬小麦氮磷钾肥产量效应研究 被引量:1. 孙丽敏,高露,雷雅坤,刘宁,胡景辉.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10份板栗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馨方;郭燕;张树航;李颖;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坚果表型;多样性;综合评价
-
1982~2022年丹江口库区NDVI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作者:吴士文;李成龙;张战平;王来刚;郭燕;郝仕龙;张叶晨;李秀萍
关键词:丹江口库区;NDVI;时空演变;地理探测器;驱动因子
-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
作者:郭燕;贺佳;位盼盼;曾凯;史舟;叶粟;杨秀忠;郑国清;王来刚
关键词:冬小麦;生物量;株高;数字表面模型(DSM);迁移能力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研究
作者:陈自立;林卫;贺佳;王来刚;郑国清;彭一龙;焦家东;郭燕
关键词: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农作物病害;识别
-
燕山板栗品种资源坚果表型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作者:张馨方;张树航;李颖;郭燕;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坚果表型;经济性状;评价
-
板栗新品种'燕栗4号'
作者:张树航;李颖;郭燕;张馨方;范丽颖;刘金雨;王广鹏;熊永斌
关键词:板栗;品种;晚熟
-
茶树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杨雨青;谭娟;汪芳;彭顺利;陈婕;谭明燕;吕美艳;周富裕;刘声传
关键词:茶树;叶绿体基因组;基因;分类鉴定;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