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胚槾橘*多胚岩溪晚芦槿柑多胚种子的胚分离培养及后代的叶形态和SSR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祝春

作者: 彭祝春;龚桂芝;马喜军;洪棋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柑橘;多胚;SSR;胚培养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2 年 29 卷 001 期

页码: 1-5,I00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继首次报道单胚清见与多胚桠柑杂交产生高比例多胚种子后,在单胚棱橘(Citrus tardiferax Hort.ex Tan)与多胚岩溪晚芦桠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杂交组合中,又发现高比例多胚种子,其比例一般为30%左右.为探明多胚来源,对多胚进行了分胚组织培养,获得同一种子来源的多胚苗.选取多组多胚苗进行叶形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种子来源的多数多胚苗及亲本间叶形指数差异显著,但5胚苗中有3株跟母本相似,难以判断来源.筛选来自9个柑橘不同连锁群上的特异SSR引物对多胚苗进行标记分析,结果显示.多胚苗在多个标记上与母本不同,不可能为无性后代(珠心胚来源),均可能是有性苗;同组多胚苗之间既有部分在全部检查位点完全相同,表明其可能由同一合子胚分裂而来,也有部分在多个检查位点明显不同,可能来源于多卵受精形成的不同合子胚.

分类号: S666.2

  • 相关文献

[1]单胚槾橘×多胚岩溪晚芦椪柑多胚种子的胚分离培养及后代的叶形态和SSR鉴定. 彭祝春,龚桂芝,马喜军,洪棋斌. 2012

[2]单胚清见橘橙×椪柑产生高比例多胚种子及多胚有性的分子检测. 洪棋斌,李喜庆,江东,陈竹生,向素琼,龚桂芝,叶庆亮. 2003

[3]柑橘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陈霞,谢永红,魏召新. 2007

[4]李属种间杂交亲和性及胚培养研究. 尚霄丽,朱更瑞,李靖,冯义彬,王力荣. 2009

[5]沃柑SSR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在品种鉴定上的应用. 黄其椿,卢东长城,陈东奎,江东,刘吉敏,谢健,施平丽,张兰,刘福平. 2020

[6]基于SSR标记的肇庆地区柑橘品种分类地位研究. 郭雁君,曾继武,胡亚平,郭丽英,蒋惠,周希琴,吉前华. 2014

[7]柑橘栽培品种(系)DNA指纹图谱库的构建. 雷天刚,何永睿,吴鑫,姚利晓,彭爱红,许兰珍,刘小丰,陈善春. 2009

[8]柑橘EST-SSR分子标记分析(英文). 江东,钟广炎,洪棋斌. 2006

[9]"JKF208-11"甜菜新品种的选育. 宁艳东,兰西,张景楼,杨国,徐驰,王清发. 2020

[10]多胚水稻ApⅢ(双13)的胚胎学观察. 母锡金,朱至清,蔡雪,倪丕冲,时光春. 1996

[11]多胚苎麻的诱导及多胚性遗传分析. 温岚,喻春明,王延周,陈平,陈继康,谭龙涛,熊和平. 2011

[12]两对互补的显性基因控制着柑桔属和枳属的无融合生殖. 洪棋斌,向素琼,陈克玲,陈力耕. 2001

[13]梨橙有性多倍体发掘及遗传鉴定. 崔璐璐,党江波,韩国辉,郭启高,向素琼,梁国鲁. 2021

[14]依兰(番荔枝科)雌配子体发育研究. 甘阳英,徐凤霞. 2017

[15]生长调节剂对亚麻无融合生殖诱导的初步研究. 康庆华. 2013

[16]药用植物鹅毛玉凤花胚培养的研究. 陈娅娅,毛堂芬,李奇科,刘作易. 2008

[17]植物胚拯救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张倩云,王莹,杜玉梁,尹增芳. 2014

[18]外源6-BA对汤姆逊无核葡萄胚珠败育及胚培养的影响. 马丽,赵文东,孙凌俊,高圣华,赵海亮,杨艳敏. 2011

[19]远缘授粉和激素处理刺激高粱的无融合生殖. 牛天堂,孙毅,白志良. 1987

[20]桃胚培养及子叶再生的研究进展. 万春雁,糜林,韩明玉,赵彩平,李金凤,霍恒志,陈学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