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三系强优恢复系育的有效途径-籼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立生

作者: 姚立生;高恒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籼稻;粳稻;三系配套;杂交;世代鉴定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1997 年 000 卷 005 期

页码: 10-12

分类号: S511.203.5

  • 相关文献

[1]粳籼稻两个亚种成熟胚组织培养与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 王萍,徐大勇,王罡,季静. 2007

[2]云南地方籼粳稻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分析及优异稻种筛选. 杨楠,陈恺茜,杨勤忠,唐文强,张文龙,何平,杨暮英,李勇成,韩光煜. 2021

[3]粳稻和籼稻愈伤诱导及分化期间生理代谢差异. 张湘玲,宋红苗,陶跃之. 2010

[4]稻文化的再思考(7)——稻的起源、分化和传播. 庞乾林,魏兴华,林海,王志刚,王磊. 2014

[5]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1989

[6]水稻剪颖后温汤杀雄的可行性试验. 余波,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龚红兵,李闯,曾生元,周义文,王克明,杨军,曹宏,巫章平,盛生兰. 2014

[7]粳稻(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光敏感雄性不育"温度效应"除析. 薛光行,申岳正. 1991

[8]杂交灿稻新组合Ⅱ优084高产制种技术. 朱华强,盛生兰. 2002

[9]不同施氮水平下籼稻和粳稻的产量响应差异. 李敏,李树杏,张洪程. 2013

[10]中熟籼稻和粳稻的高产生育特性比较. 李敏,张洪程,姬广梅. 2013

[11]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质利用研究进展. . 1990

[12]具有广亲和酶谱特征水稻品种的亲和性. 傅春霞,谭秀云,纪风高. 1991

[13]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 1989

[14]关于亚洲栽培稻演化的探讨. 张尧忠,徐宁生. 1995

[15]亚洲稻籼粳中间型问题的讨论. 张尧忠,贺庆瑞. 1990

[16]籼粳杂交稻米胶稠度的遗传. 汤圣祥,张云康. 1996

[17]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研究. 邹茜,邵源梅,黄平,李华慧,辜琼瑶,郭咏梅,李少明. 2019

[18]籼粳交和妥米胶稠度的遗传特性分析. 汤圣祥,张云康. 1996

[19]广亲和品种参与下籼粳稻间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研究. 谭震波,阴国大,方文,熊洪. 1991

[20]籼粳稻的花时对乙烯利调控的响应及其敏感性差异. 闫志强,徐海,宫彦龙,夏原野,马作斌,徐正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