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施用生物炭对黑土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冲

作者: 王冲;王玉峰;谷学佳;李建东;王一丁;张庆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黑土;基础理化性质;土壤改良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428-4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施用生物炭对东北黑土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基于黑龙江地区的6年定位试验,测定了试验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试验共设4个处理:CK(单施氮磷钾肥)、B2.25(氮磷钾肥+2250 kg hm~(-2)a~(-1)生物炭)、B4.5(氮磷钾肥+4500kg hm~(-2) a~(-1)生物炭)和SR(氮磷钾肥+每两年10500 kg hm~(-2)玉米秸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生物炭能降低黑土0~10 cm土壤容重并提高0~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0~20 cm黑土的pH、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生物炭尤其对黑土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幅度最大,且均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B4.5处理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53.0%和39.0%。总体来看,施用生物炭能提高耕层黑土的有效肥力,且能缓解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的下降趋势。

分类号: S141`S153

  • 相关文献

[1]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 金梁,魏丹,李玉梅,王伟,常本超,郭文义. 2017

[2]秸秆还田及添加生物炭对黑土玉米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 张楠,潘仕球,乔云发,朱保国,苗淑杰. 2022

[3]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2024

[4]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 盖霞普,翟丽梅,王洪媛,刘宏斌,任天志,雷秋良,武淑霞. 2017

[5]有机肥和秸秆炭分别替代部分尿素和秸秆降低黑土温室效应的效果. 李桂花,郭俊娒,姜慧敏,张建峰. 2018

[6]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和农业生产的运用. 张萌,刘彦伶,赵欢,肖厚军. 2016

[7]施用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改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李衍亮,黄玉芬,魏岚,黄连喜,黄庆,许桂芝,刘忠珍. 2017

[8]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2020

[9]施用稻壳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龙世平,崔新卫,鲁耀雄,单雪华,周孚美,向鹏华,郭维. 2016

[10]生物炭的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 田永强,张正,张倩茹,尹蓉. 2016

[11]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 肖雅寅,蒲子天,张瑞芳,王灿,侯振军,王鑫鑫. 2024

[12]酸性硫酸盐土壤对柑桔枝生物炭改良的响应. 逄玉万,唐拴虎,林焕嘉,张发宝,李苹. 2018

[13]花生壳生物炭对土壤改良、蔬菜增产及其持续效应研究. 黄连喜,魏岚,李衍亮,黄玉芬,Nyo Nyo Mar,许桂芝,黄庆,刘忠珍. 2018

[14]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和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徐楠楠,林大松,徐应明,谢忠雷,彭强辉,郭文娟. 2013

[15]生物炭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与茶园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常云妮,吴志丹,江福英,陈玉真,孙君,王峰. 2024

[16]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余莽,赵兰坡. 2009

[17]哈尔滨市黑土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以方正县德善村为例. 张久明,迟凤琴,杨思平,宿庆瑞. 2009

[18]钾肥对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曾玲玲,张兴梅,朱洪德,刘德福,何淑平,王伟利. 2009

[19]长期施肥对黑土、棕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马星竹,武志杰,陈利军,张玉兰,张丽莉. 2011

[20]黑龙江省耕地黑土酸化的治理措施研究. 张喜林,周宝库,孙磊,高中超,袁恒翼.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