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主要性状环境稳定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洪涛

作者: 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王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性状;环境;稳定性分析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643-6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环境稳定性,为糯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江苏省两个典型的糯玉米品种(苏玉糯5号和连花糯2号)为材料,测定其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的生育期、产量性状、植株性状、果穗性状、抗病性和品质性状,并对其环境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品种效应、年份效应、年份×地点互作效应、年份×品种互作效应和地点×品种×年份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鲜穗产量(P<0.01,下同)。不同试点两个参试品种的平均鲜穗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为:连云港>吴江>丹阳>泰兴>淮安>东台>海门>南京。连花糯2号不同试点的平均鲜穗产量(12927.31 kg/ha)比苏玉糯5号(10680.53 kg/ha)极显著增产21.04%,表明连花糯2号丰产性优于苏玉糯5号。但苏玉糯5号稳产性(变异系数3.74%)略优于连花糯2号(变异系数5.10%)。糯玉米柔嫩性、株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鲜出籽率、生育期、茎腐病抗性和大斑病抗性等性状的环境稳定性较好,但皮渣率、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秃尖长、千粒重、纹枯病抗性和粗缩病抗性等性状的环境稳定性较差。【结论】不同年份间的气候差异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外在因素,且穗部性状中的秃尖长和千粒重可能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内在因素,可将其作为糯玉米稳产性、广适性育种的重要指标,并兼顾区域化育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糯玉米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石建尧,王桂跃. 2008

[2]广西鲜食糯玉米育种现状及分析. . 2011

[3]10个糯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 张振良,薛林,黄小兰,赵俊宇,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7

[4]对部分柞蚕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的探讨与分析. 孟宪民,徐亮. 2005

[5]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 石强,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5

[6]马铃薯蛋白质含量的地域性差异分析. 张凤军,张永成,田丰. 2008

[7]不同生态环境下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 张凤军,张永成,田丰. 2007

[8]基于平衡微分方程的履带起重机臂架系统弹性稳定分析. 徐伟,朱景红,王文静,王欣,王盼盼. 2016

[9]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淀粉含量分析. 张凤军,张永成,田丰. 2007

[10]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分析. 张凤军,张永成,田丰. 2006

[11]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进行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吴建阳,何冰,杜玉洁,李伟才,魏永赞. 2017

[12]苍白杆菌SY286抑菌活性蛋白稳定性分析. 安福涛,谢瑾卉,林英,于舒怡,臧超群,梁春浩. 2021

[13]用于荔枝q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克隆及稳定性分析. 魏永赞,赖彪,胡福初,李晓静,胡桂兵,王惠聪. 2012

[14]高产优质紫苏新品种贵苏3号的选育及稳定性分析. 魏忠芬,李慧琳,杨胜先,奉斌,于二汝,杨航. 2020

[15]澳洲坚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杨倩,杨子平,周娅丽,陈东泉,刘恒. 2020

[16]甜玉米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赵福成,段道富,谭禾平,王桂跃. 2007

[17]广州花生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调查及分析. 徐杨玉,钱兆军,刘浩,洪彦彬,梁炫强,陈小平,鲁清,李少雄. 2022

[18]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张坚勇,肖应辉,万向元,刘世家,王春明,陈亮明,孔令娜,翟虎渠,万建民. 2004

[19]小麦区域试验产量性状及其稳定性分析. 张斯梅,杨四军,顾克军,张恒敢,许博,陈涓. 2012

[20]类芽孢杆菌Bg1抗真菌蛋白的分离及其特性分析. 叶慧敏,张殿朋,刘霞,于莉,刘伟成.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