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类植物微生物实验室的杂菌种类及其来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进玲

作者: 胡进玲;古丽君;曹师;成凤花;李彦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污染;检测;鉴定;来源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315-13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采用PDA平板暴露法对草类植物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间和常规操作间进行微生物收集与检测,并对主要菌种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比较酒精喷雾、超净台擦拭等操作前后无菌间杂菌菌落数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本实验室共检测到11种主要杂菌,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海迪茨氏菌(Dietzia maris)、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等8种细菌和青霉(Penicilliumsp.)、壳皮盘菌(Peziza ostracoderma)、枝孢样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3种真菌。其中,优势菌种依次为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球形节杆菌、海迪茨氏菌,菌落总数分别为28、28、23个。研究还发现,本实验室无菌间的杂菌种类远多于常规操作间,且包含了常规操作间所有杂菌种类,说明常规操作间的杂菌可能来源于无菌间,而检测到的杂菌种类主要为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病原菌,与报道的空气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差异较大,说明无菌间的杂菌可能是微生物研究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对无菌间进行除菌操作后,超净台内部杂菌种类减少了64%,超净台外部杂菌种类减少9%。因此,彻底擦拭超净工作台的内外、喷洒酒精等操作可有效减少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从杂菌来源来看,规范试验操作,减少实验室内外空气流动也十分必要。本研究为实验室微生物污染物的检测、预防及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Q93

  • 相关文献

[1]泡椒凤爪微生物污染来源及辐照杀菌效果的研究. 邹朝晖,彭玲,李文革,程薇. 2012

[2]饲料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高晶,袁建振,侯扶江,常生华,王召锋,傅华,王静. 2018

[3]乳中甘油骨架的来源、作用及检测方法. 齐英杰,郑楠,王加启,张养东. 2023

[4]国内新型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张倩,陶洁,张东,区炳明,林航,杨颖,张信军,朱礼倩,王建业,贺生中,孟婷,谢静,朱国强. 2017

[5]柚类果树叶片斑病驳病的病原鉴定与检测. 田亚南,李韬. 1999

[6]AM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张伟珍,李应德,闫智臣,段廷玉. 2018

[7]常见有毒蘑菇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高洁,王楠,谢瑞彬,陈爱亮,檀建新. 2022

[8]我国49种线状植物病毒分子鉴定及其基因组研究. 陈剑平,陈炯,郑红英,林林,程晔,史雨红,鲁宇文. 2007

[9]辣椒病毒病检测技术和抗性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 2008

[10]多杀性巴氏杆菌检测、鉴定和分型研究进展. 高明燕,徐步,赵宝华,范建华,龚建森,刘学贤. 2010

[11]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检测及其防治策略. 武海斌,路兴波,孙红炜,赵建忠,张坤鹏,范昆,孙瑞红. 2012

[12]无核荔枝僵果病的病原菌鉴定、入侵途径及快速检测技术. 王伟博,李松刚,胡美姣,曹学仁,李敏,李焕苓,李芳,高兆银. 2024

[13]犊牛腹泻症的病原学检测及鉴定. 苗书魁,王俊伟,陆桂丽,汪萍,王杰,魏玉荣,魏婕,米晓云,沙依兰·卡依扎. 2024

[14]食源性致病菌MALDI- TOF M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周千渝,张延国,黄成才,谢景丽,高青珍,刘肃. 2015

[15]食源性致病菌MALDI-TOF M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周千渝,张延国,黄成才,谢景丽,高青珍,刘肃. 2015

[16]葡萄根癌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 袁丽芳,尹向田,王鹏飞,李廷刚,蒋锡龙,汤小宁,韩金涛,魏彦锋. 2022

[17]以技术质量控制为手段 提高玉米发芽率检测规范性. 杜优颖,陈积山,孙德全,杨国伟. 2021

[18]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鉴定及伪狂犬病的防控. 黄元,陈晶,赵翠玲,陈锦良,向蓉,王晓虎,向华,黄忠. 2016

[19]食源性致病菌MALDI-TOFM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周千渝,张延国,黄成才,谢景丽,高青珍,刘肃. 2015

[20]转基因植物的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及进展. 贺熙勇,陈善春,彭爱红.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