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甜菜立枯病病区和品种抗病性分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乔志文

作者: 乔志文;陆安军;韩成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菜;品种;立枯病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15 期

页码: 152-158

摘要: 为解决甜菜立枯病防治问题,2009—2016年,对黑龙江省11个地区157个甜菜品种,采取田间调查发病率的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将地区分为轻病区、中病区和重病区3类;将品种的抗性水平分为抗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感病6个级别:甜菜立枯病发病率≤5%的地区为轻病区,5%<发病率≤15%的地区为中病区,发病率大于15%的地区为重病区。抗病品种发病率≤3%,3%<高抗品种发病率≤10%,10%<中抗品种发病率≤17%,17%<中感品种发病率≤24%,24%<高感品种发病率≤31%,感病品种发病率大于31%。依此标准划分出抗病品种24个,高抗品种61个,中抗品种49个,中感品种13个,高感品种3个,感病品种7个。依安、望奎、佳木斯、拜泉、宁安为轻病区,轻病区宜用中感、中抗、高抗、抗病品种;海伦、泰康为重病区,重病区宜用高抗和抗病品种;红兴隆、讷河、九三、呼兰为中病区,中病区宜用中抗、高抗和抗病品种。

分类号: S435.663

  • 相关文献

[1]塔其卡杀菌剂防治甜菜立枯病和褐斑病试验. 骆成高,鲁兆新,王宇. 1997

[2]不同种衣剂对甜菜早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 高卫时,张立明,董心久,李翠芳,崔玲,蒋忠奎,王燕飞. 2012

[3]不同配方种衣剂对甜菜生长及立枯病防效的影响. 刘珣,王维成,王荣华,高有军,杨文武,王茂芊,郑文哲. 2014

[4]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甜菜立枯病药效评价. 乔志文,柏章才. 2009

[5]几种化学杀菌剂防治甜菜立枯病效果比较. 李静. 1997

[6]不同杀菌剂对甜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立枯病的影响. 郑毅,宁彦东,杨柳,张明红,邵金锋. 2009

[7]甜菜不同品种产质量比较试验初报. 迟庆国,朱国民,孙晖. 2005

[8]20份丹麦甜菜品种引进与评价. 高博,郝永丽,王雪洁,胡海波,刘庆鹏,史树德. 2019

[9]单粒型甜菜品种及播(栽)期的经济性状试验. 徐长洪,徐明慧,王洪秋,邓秋贤,杨波,程晓东. 2004

[10]甜菜不同品种块根与含糖率增长机制研究. 邵科,袁生荣,李国龙,贾志平,张少英. 2013

[11]黑龙江省甜菜褐斑病病区和品种抗病性分类研究. 乔志文,陆安军. 2018

[12]"JKF208-11"甜菜新品种的选育. 宁艳东,兰西,张景楼,杨国,徐驰,王清发. 2020

[13]2013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测定. 柏章才,马亚怀,李彦丽. 2014

[14]甜菜抗(耐)丛根病品种引种试验. 牛素清,白晨,张惠忠,轩继雨,李树生. 2001

[15]塔额盆地引进甜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李承业,白晓山,潘竟海,王燕飞,张建平. 2011

[16]2011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测定. 柏章才,马亚怀,李彦丽. 2013

[17]2010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测定. 柏章才,马亚怀,李彦丽. 2012

[18]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分析. 柏章才,马亚怀,李彦丽,杨明珠,郑洪. 2002

[19]2004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部分品种适应性分析. 柏章才,马亚怀,李彦丽. 2006

[20]谈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 柏章才.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