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方丽 1 ; 汪一婷 2 ; 吕永平 2 ; Kumar 2 ; 陈剑平 2 ; 王汉荣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污染防控技术;乙蒜素;链·土霉素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2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1074-10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浙江省植物组培产业生产中心的主要污染微生物的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从11个杀菌剂和消毒剂中筛选出了对污染细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蜡状芽胞菌(Bacillus cereus)和污染真菌指状青霉(Penicillum digitat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预防效果好,且对组培植物安全的药剂为乙蒜素和链.土霉素。乙蒜素可以在培养基分装前加入,与培养基同时灭菌使用;而链.土霉素在培养基使用前加入可有效预防污染物生长,该药剂对组培器皿和环境也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 相关文献
[1]建立景宁白茶无菌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 汪一婷,徐刚,陈义,吴春艳,蓝石花. 2005
[2]植物组培种苗外贸的流程、问题及对策. 吕永平,汪一婷,陈志,牟豪杰,李海营,王燕. 2018
[3]植物组培褐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冯代弟,王燕,陈剑平. 2015
[4]植物组培过程中污染微生物种类及其季节性的变化. 方丽,王连平,茹水江,王汉荣. 2013
[5]从水稻再生的研究进展看籼稻遗传转化的未来. 王诗雨,蒋莹莹,徐恒,朱英,张华. 2021
[6]植物出口组培穴盘苗生产的成本核算分析. 徐刚,汪一婷,牟豪杰,吕永平,陈剑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鸢尾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与致病性测定
作者:金怡;王汉荣;武军
关键词:鸢尾;叶斑病;病原鉴定;致病性
-
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的选育
作者:李付振;张小利;陈小央;刘波;厉宝仙;何爱珍;张泉锋;方丽;朱灵龙
关键词: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高油酸
-
水稻轮作和不同土壤处理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志明;方丽;郭焕茹;凡改恩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甜瓜;水稻轮作;品质
-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小利;李付振;厉宝仙;陈小央;刘波;张泉锋;方丽;朱灵龙;范飞军
关键词: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高油酸;栽培技术
-
温州龙港市设施栽培番茄病毒病种类分析
作者:余冬冬;沈年桥;曾祥亮;王汉荣
关键词:番茄;病毒病;分子生物学
-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成果留在百姓家
作者:吕永平
关键词:
-
蝴蝶兰黑头病的病原诊断和防治方法
作者:周勤;徐丹彬;方丽;叶琪明;缪强;万华建;邱春英;王汉荣
关键词:蝴蝶兰;黑头病;虎头兰刺盘孢;茄病镰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