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条锈病小麦种质WS4-8的抗性鉴定及遗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随庄 1 ; 王炜 2 ; 曹世勤 3 ; 杨仕雷 1 ; 黄可兵 1 ; 刘光辉 4 ;

作者机构: 1.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小麦种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WS4-8);抗条锈病鉴定;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770-7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WS4-8)抗条锈病的遗传稳定性及抗性遗传特点,采用基因推导、抗性鉴定、遗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抗条锈性的鉴定和等位性分析。结果表明,WS4-8所携带的抗性基因与已知抗性基因不同;WS4-8的条锈病抗性表现优异,遗传稳定;用CY33小种对WS4-8和铭贤169的正交、反交组合F1和F2代植株人工接种鉴定表明,F1全部抗病,F2群体符合3R∶1S单基因控制的抗性遗传规律,WS4-8对CY33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用CY33对WS4-8分别与Yr5/6×Avocet S、Yr10/6×Avocet S、Yr15/6×Avocet S及92R137(Yr26)组配的杂交组合F1及F2代植株人工接种鉴定表明,F1全部抗病,而F2中有感病植株,说明WS4-8所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与Yr5、Yr10、Yr15、Yr26不等位。研究表明,WS4-8的抗条锈性是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与已知抗性基因不同,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 相关文献

[1]引进国外种质对甘肃陇南小麦生产和条锈病控制的作用. 杜久元,李金昌,张耀辉. 2011

[2]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寇思荣. 2019

[3]小麦种质资源BJ399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刘鸿燕,周喜旺,王娜,张耀辉,岳维云,魏志平,汪石俊,安勤生,宋建荣,曹世勤. 2019

[4]一个新的玉米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王晓娟,潘振远,刘敏,刘忠祥,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9

[5]一个玉米叶夹角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寇思荣,连晓荣,周玉乾,周文期. 2019

[6]胡麻RIL群体苗期抗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王斌,王利民,张建平,谢亚萍,牛早霞,赵利. 2018

[7]玉米黄绿叶突变体表型鉴定及基因初步定位. 刘忠祥,寇思荣,连晓荣,杨彦忠,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周文期. 2020

[8]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BJ144)芒性状遗传分析. 欧巧明,崔文娟,李忠旺,王炜,陈琛,倪建福. 2020

[9]兰州核不育小麦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 王世红,周宽基,张怀刚,冯毓琴,张永生,袁明璐. 2006

[10]胡麻重组自交系脂肪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张琼,王利民,张建平,裴新梧,党占海. 2015

[11]农家小麦品种白大头成株期抗白粉病遗传分析. 曹世勤,孙振宇,王万军,张耀辉,黄瑾,贾秋珍,张勃,王晓明,金社林. 2017

[12]美国小麦种质资源IR35抗条锈性评价及遗传分析. 曹世勤,黄瑾,贾秋珍,张勃,冯晶,金社林. 2013

[13]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2024

[14]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2024

[15]农家品种老芒麦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 骆惠生,曹世勤,贾秋珍,金明安,金社林. 2007

[16]普通小麦芒的遗传分析. 黄瑾,骆惠生,张勃,贾秋珍,金明安,曹世勤,金社林. 2011

[17]小麦种质WS4-8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分子作图. 杨随庄,代芳,刘光辉,黄可兵,杨仕雷,王炜,康晓慧,邢国风. 2015

[18]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虎梦霞,王万军,曹世勤,贾秋珍,张勃,黄瑾,孙振宇,李玲. 2024

[19]不同环境下胡麻脂肪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赵利,赵玮,李闻娟,王利民,党照. 2018

[20]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HMW-GS组成及1.5+10亚基的遗传分析. 王世红,张怀刚,周宽基,袁明璐,刘宝龙,张梅妞,张波.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