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旱稻×稗草杂交后代YF2-1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酶系统对渗透胁迫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在松 1 ; 王春艳 2 ; 关东明 2 ; 赵凤悟 3 ; 赵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旱稻;远缘杂交;光合特征;渗透胁迫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1 年 37 卷 05 期

页码: 876-8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旱稻×稗草杂交后代YF2-1对渗透胁迫的耐性是否得到了改善,以YF2-1及其母本旱稻品种H65为材料,在苗期采用PEG-6000进行渗透胁迫处理,研究它们的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对渗透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处理下,YF2-1更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这可能与YF2-1具有更好的持水能力,并能有效地通过热耗散(NPQ高)消耗过剩光能,通过高活性的抗氧化酶诱导来清除活性氧,从而避免活性氧伤害相关。旱稻与稗草的远源杂交提高了旱稻对渗透胁迫的抗性。

  • 相关文献

[1]高梁与旱稻属间杂交部分遗传物质导入的F3及BC1表型鉴定. 赵风悟,李慧敏,宋聪敏,刘冬成,张爱民. 2006

[2]高粱与旱稻属间杂交部分遗传物质导入的F_3及BC_1表型鉴定. 赵风悟,李慧敏,宋聪敏,刘冬成,张爱民. 2006

[3]旱稻×稗草远缘杂交研究. 赵凤梧,李慧敏,赵明,刘冬成,王志敏,赵秀琴,刘勇. 2003

[4]旱稻(Oryza sativa L.)×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远缘杂交初步研究. 赵凤梧,李慧敏,李爱国,梅勤学,王洪利,邱丙文,阎建平,宋金星. 2000

[5]旱稻(Oryza sativa)×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远缘杂交后代结实率及杂种优势分析. 李慧敏,赵凤梧,李爱国,白丽荣,张建,赵明,王志敏,赵秀琴. 2003

[6]高产高油花生品种的光合与物质生产特征. 陈四龙,程增书,宋亚辉,王瑾,刘义杰,张朋娟,李玉荣. 2019

[7]旱稻、稗草回交一代主茎叶片发生规律及分析. 赵凤梧,李慧敏,谢俊良,彭海成,赵明,张桂芳,王美云. 2003

[8]不同玉米自交系萌芽期的抗旱性研究. 张磊,耿立格,王丽娜,张动敏. 2010

[9]渗透胁迫下外源ABA对小麦幼苗根和叶中ABA及CaM含量的影响. 李孟军,郭秀林,关军锋,崔四平,马春红,李广敏. 2002

[10]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CaM含量变化及其与含水量的关系研究. 郑桂珍,关军锋,李广敏. 2006

[11]渗透胁迫下玉米幼叶细胞Ca~(2+)分布及超微结构变化. 马媛媛,刘子会,郭秀林,李广敏. 2007

[12]渗透胁迫下钙对小麦胚芽鞘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郑桂珍,关军锋,李广敏. 2005

[13]渗透胁迫下外源试剂对玉米幼苗微粒体膜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马贞玉,郭秀林,刘子会,张红梅. 2008

[14]CaM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ABA合成的介导作用研究. 孟建朝,刘子会,李孟军,郭秀林. 2007

[15]渗透胁迫对小麦根、胚芽生长及其质膜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郑桂珍,关军锋,李广敏. 2003

[16]玉米大斑病菌腺苷酸环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申珅,王晶晶,佟亚萌,李坡,郝志敏,董金皋. 2013

[17]渗透胁迫下CaM合成与胞质Ca~(2+)关系初步研究. 李孟军,郭秀林,王春祥. 2001

[18]旱稻株型育种研究. 曹少鲲,马铭泽. 2011

[19]旱稻三交育种研究. 马铭泽,徐德芳,曹少鲲. 2011

[20]旱稻、高粱属间杂交紫色性状遗传分析. 李慧敏,李道亨,赵凤梧,刘冬成,张爱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