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芪麻口病的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新瑞 1 ; 李继平 2 ; 李建军 2 ; 周天旺 2 ; 惠娜娜 2 ; 王志飞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甘肃省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关键词: 黄芪麻口病;根腐病;线虫;黄芪根瘤象;防治技术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3 年 39 卷 06 期

页码: 137-142+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黄芪麻口病的成因,在甘肃陇西县多年种植的黄芪田进行调查、采样和防治试验。通过对黄芪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根结线虫的分离,明确了根腐病菌不是黄芪麻口病的致病菌,在供试的麻口病株上未分离到线虫。经过回接地下害虫试验,确认黄芪根瘤象(Sitona ophtalmicus Desbrochers)幼虫的取食为害,是造成黄芪麻口病发生的主要诱因,经中科院动物所专家鉴定该虫为中国新记录种。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黄芪移栽前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45kg/hm2土壤处理,用15%阿维·毒乳油30kg/hm2灌根,防治效果良好,一次灌根的防治效果达87.51%,挽回92.14%的产量损失。

  • 相关文献

[1]黄芪根瘤象的生物学特性. 李建军,周天旺,张新瑞,李继平,惠娜娜,王立. 2014

[2]黄芪新害虫——黄芪根瘤象的鉴别特征. 魏玉红,罗进仓,刘月英,张大为,周昭旭. 2020

[3]温度对黄芪根瘤象成虫繁殖与寿命的影响. 刘月英,罗进仓,张大为,周昭旭,魏玉红. 2020

[4]黄芪麻口病发生原因探析. 李建军,李继平,周天旺,惠娜娜,王立,张新瑞. 2013

[5]植物与线虫互作的信号传导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叶德友,漆永红,李敏权. 2016

[6]植物抗线虫基因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叶德友,陈劲枫. 2012

[7]甘肃高寒阴湿区豌豆根腐镰刀菌种群及致病性研究. 刘小娟,侯思雯,杨晓明,李敏权. 2012

[8]甘肃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 侯思雯,李敏权,杨晓明,杨发荣. 2011

[9]豌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张丽娟,王昶,闵庚梅,杨晓明. 2019

[10]生物有机肥对连作当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根腐病的影响. 王文丽,李娟,赵旭. 2019

[11]土壤理化性质与青稞根腐病发生的关系. 李雪萍,李建宏,姚拓,漆永红,刘丹,郭炜,李敏权. 2017

[12]根腐病对党参细胞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美蓉,李敏权,曹素芳,蒋晶晶,李雪萍,孙新荣,陈爱昌,李继平,漆永红. 2020

[13]赤芍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马娅楠,李继平,郑果,张金奎,马生彪,惠娜娜,王立,张自强. 2023

[14]不同青稞品种对根腐病田间抗性鉴定初报. 许世洋,李敏权,王国平,李雪萍,张忠广,张涛,李建军,张怡忻,刘梅金. 2022

[15]山黧豆根腐病病原菌亚洲镰孢菌的分离鉴定. 邢会琴,王春明,金社林,周天旺,郭成. 2021

[16]甘肃陇西黄芩镰孢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病株根部元素含量的变化. 蒋晶晶,陈爱昌,魏周全,孙兴明,徐美蓉,李雪萍,杜蕙,漆永红. 2023

[17]青稞苗期根腐病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许世洋,李雪萍,李敏权,郭致杰,漆永红,李建军,荆卓琼. 2023

[18]一种由粉红粘帚霉引起的青稞根腐病(英文). 李雪萍,许世洋,李建军,张怡忻,漆永红,汪学苗,蒋晶晶,范雨轩,李敏权. 2022

[19]青稞根腐病防病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其菌剂防效. 许世洋,李敏权,刘梅金,徐冬丽,漆永红,周兰兰,汪学苗,李风庆,李雪萍. 2022

[20]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研究. 漆永红,曹素芳,李雪萍,李敏权.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